在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长城五大自主品牌车企中,仅有奇瑞汽车尚未实现上市。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奇瑞汽车”)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事项下发备案通知书。根据备案内容,奇瑞汽车计划发行不超过698,922,8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同时,公司18名股东拟将其持有的合计2,015,999,074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换为境外上市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距离今年2月28日奇瑞汽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刚好满半年。而从2004年首次冲击IPO至今,奇瑞汽车历经21年完成七次递交IPO申请,上市似乎成了奇瑞及董事长尹同跃多年的执念。
油车、出口占比高
2025年2月28日,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2022、2023年全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分别为926.18亿、1632.05亿及1821.54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35.07亿元;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2.66亿元、119.53亿元及112.22亿元。
另据奇瑞汽车后续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年其营收超过4800亿元,同比增长1500亿元。按此数据计算,2024年第四季度,奇瑞汽车单季营收接近3000亿元,同比增长近765亿元,超过前三季度营收累计增幅。由于奇瑞汽车暂未更新招股书,其营收变动的具体原因暂不得而知。
此前,业内多次传出奇瑞汽车计划登陆资本市场的消息,但受市场环境变化、股权结构梳理未竟、经营情况波动等因素影响,其上市动作一直未能落地。
从招股书公布的数据来看,燃油车依旧是奇瑞汽车的业绩支柱。2022、2023年全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燃油车业务营收分别为702.58亿、1433.16亿及1362.03亿元,占公司当期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5.9%、87.8%及74.8%。
深耕燃油车市场的一大优势为,依托于多元化布局的产品优势和多年积累的品牌口碑,奇瑞汽车在海外市场一直有不俗的表现。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其汽车出口达114万辆,占据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并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截至目前,奇瑞汽车的海外用户已超480万。
2022、2023年全年,奇瑞汽车在海外市场分别实现营收330.65亿元和794.8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逐年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其在海外市场的营收达到801.4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44%。
“all in智界”
但这样的业务结构也引发了外界关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奇瑞汽车因旗下缺乏吉利极氪、长安深蓝、东风岚图、上汽智己一类独立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新能源品牌,被部分业内人士质疑转型步调滞后。
直至2023年4月,奇瑞汽车正式发布星途星纪元系列,旨在对标吉利极氪、长安深蓝,填补公司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空白。同月,其推出独立新能源纯电品牌iCAR,该品牌面向年轻消费群体,产品类型主要为方盒子越野车。对比来看,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品牌(前身长安新能源)、上汽集团旗下的智己品牌、吉利集团旗下的极氪品牌分别正式成立于2018年5月、2020年12月和2021年4月,均早于奇瑞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子品牌。
仅在5个月后,2023年9月,奇瑞汽车官宣与华为共同推出智界品牌,使其成为继赛力斯之后第二家获得华为深度赋能的车企。这本是推动奇瑞汽车品牌升级的利好举措,却因智界品牌与星途星纪元系列的产品定位重合和资源分配问题,引发诸多争议。后续智界首款车型智界S7上市后,又因产能不足陷入交付困境,进一步将此前的争议推向高潮。
不过好的一面是,依托华为的技术和品牌效应,智界品牌旗下车型在上市后获得广泛关注。2024年,奇瑞汽车总销量达到260.3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232.7%至58.36万辆,占总销量的比重达到22.4%。当年,智界品牌累计销售新车5.8万辆,表现亮眼。
或许是看到市场传递的正向信号,进入2025年,奇瑞汽车逐步终结了星途星纪元和智界品牌此前“左右互搏”的状态,并于8月宣布智界品牌进入2.0阶段,奇瑞汽车要“all in智界”。
在鸿蒙智行日前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尹同跃到场并登台发言。他说,智界品牌将投入超百亿专项投资,组建超5000人研发团队,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2.0阶段开启后,智界品牌将全面由华为主导,奇瑞汽车所有的资源要向智界品牌倾斜。
据悉,奇瑞汽车计划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不同车型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提升其生产设施以及用于营运资金补充。
行业也在关注,这位“起跑慢了半拍”的跑者,能否在后续竞争中完成“弯道超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