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造车新势力,又是‘家族式持股’,乍一看,零跑汽车的这波增持公告似乎是市场的一次平常震荡,但细细琢磨,可真是一场寓意丰富的‘大戏’。朱江明和傅利泉两位大佬,这不仅是在投钱,更是在隐晦地对外界释放几个信息第一,零跑汽车这事,有搞头;第二,造车新势力的老大哥位置,他们盯准了;第三,这是一场与销量齐飞、梦想与实干共存的搏杀。”
这次增持动作不小,324万多股,价值约2亿港币,这可不是买菜钱,分分钟能在一线城市买几十套房。按理说,这么花钱放普罗大众眼里,那就一个字壕。但是朱老板和傅老板敢如此出手,显然是胸有成竹。这个时候看看销量成绩单,9月份卖了66657辆车,同比猛涨97%,直接成了“造车新势力销冠”。照这个劲头,零跑在新能源汽车红海里杀出了一条血路,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别低估我们,这是新时代造车江湖的新宠宣言。
不过,背后的深意,可不只是打打市场的硬仗。回到增持动作本身,两位老板算盘打得十分精细。密集增持,一来是通过杠杆巩固控制权,二来也是给市场吃定心丸零跑不仅卖得好,我们自己也看好这条赛道,未来发展能稳住。想想市场那些跌跌不休的神车股们,这一记操作背后的含义应该不难揣测——我们公司底气足,是值得赌一把的。假如信任他们,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资金向零跑递过去支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造车新势力另外几个“亲爹自家养”的故事。像蔚来汽车,李斌一度自掏腰包几十亿进行增持,这种“我看好我儿子”的操作其实是一场信任攻防战。造车新势力里,目前每家公司的环境都不能完全说风平浪静,资金链、技术突破、政策红线,哪一样都不轻松。朱江明这波挥金如土的增持动作,用这种真实的“皮夹子投票”,在造车江湖上不仅是争阵地,更是争一口气销量能杀出一片天,认同也不能掉队。要知道,众多车企亮眼一年的销量数据和所谓创新背后,再过几年能不能出圈,还得看细水长流的经营。
然而,再辉煌的增持背后,也难掩零跑面临的外部竞争的焦虑感。试想,当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群雄并起,比亚迪、理想、小鹏、甚至海外车企纷纷加码,中国市场俨然成为“大国杀局”。零跑靠销量夺冠没错,但光靠市占率也难长久。消费者可不是靠数字摆布的,他们在乎的是产品体验,要么有超越同行的科技亮点,要么性价比拼命往低处逼。面对接下来更剧烈的竞争,零跑拿什么来应对?这波增持操作,再经历时间考验,才见真章。
眼下,零跑短时间内表现亮眼,让人忍不住点赞。造车新势力能走到这一步,背后是整个团队拼尽了多大的力气,我们且不过早下断言。但话说回来,曾经同样让市场热血沸腾的名字,现在已经在市场低声抽泣,这样的例子,大家都还记得吗?造车圈的高光固然重要,但稳定走到最后才是真本事,难道不是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