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座有人在讨论“究竟值不值”,前座司机干脆喊了一句“半价问界,不用考虑了”,掷地有声——这是我混在一个盘了很久的汽车群里,看到的吉利银河M9预售夜现场。价格炸雷,不知哪家邻居惊醒梦中。气象学上,空气一旦被响雷搅动,很难恢复平静,车市也一样。
19.38万的预售价刚一发布,官方还没吹两句,24小时内4万订单就砸了下来。这不是预热,更像是提前点爆了竞争对手的烟花。大六座、豪华体验、插混SUV,这些标签合在一起,其实此前都挺贵。理想、问界、甚至深蓝苏打蓝山,再怎么“内卷”,也没敢把价格放这儿。
很多人纠结问界、理想,倒不是因为喜欢“理想主义”,而是钱包不够理想。银河M9像是把大家拉进某种“闭眼冲”的舒适圈——预算拦不住,产品力也不掉队。不是来结交好友,是来给对手上课——这种风格倒是挺“吉利”的。
业内调侃吉利银河M9是“半价问界”,有点黑色幽默的味儿。你要看配置,所谓“堆料”基本无死角:30英寸一体天际屏、32英寸AR-HUD、17.3英寸娱乐屏、12.66英寸液晶仪表,车内遍布“大彩电”。50W无线快充、水晶旋钮、256色氛围灯、27扬音响、9.1L智能冰箱,再往下读,双腔闭式空气弹簧、CCD减震器、全景天幕+遮阳帘。一台车能把家里客厅的梦想全装进来。
其实最让我在意的是大六座车型的舒适性,一二排电动调节、通风、按摩、全车座椅加热,不是噱头,是实用。轴距3030mm,比Model Y L几乎一样,但空间更优。亲身体验,如果第二排膝前一拳,第三排还有近“两拳”空间,腿部支撑比某些“咱家还是得省钱”的车型好多了。副驾和二排座椅还能电动放平,沙滩椅模式、“SVIP”、大床房模式一共8种按需变形,这玩意儿真让“同级唯一”显得有点寂寞。
为什么喊“香”?换算一下,现在去买大六座插混SUV,选择不自由,预算也不宽裕。19.38万-25.88万的预售价区间,一下给你六个版本。如果不追求高阶辅助驾驶,两驱远航版(20.88万)直接拍定,230km纯电续航足够日常通勤。如果就要买最便宜的19.38万版,那通勤别太远,家里能安充电桩,不然一百公里纯电就得天天“挤牙膏”。
话说回来了,根据新车上市的套路,预售价通常给了点“冲刺空间”,正式价可能还要掉点。于是深蓝S09、魏牌蓝山这些队友变成了“备胎”。深蓝S09原本在20-30万级大六座SUV中一枝独秀,性价比还不错,但起售价23.99万,比银河M9多了4.61万元。魏牌蓝山更是起步就差一万打到三万(29.98万),真不知道这差价里是不是还有一瓶茅台。
大六座新能源SUV的“选择权”终于分发到了更多人手里。烧的是谁的心?对手的。现在吉利银河M9已经把桌子掀了,对手们是会碰瓷式“低价应战”,还是悄悄退出舞台,这局还没看完。
有人要问了,“吉利M9这么卖到底还能不能赚钱”?让我用职业习惯小小推敲一下,据吉利银河的数据,23个月卖了100万辆,米饭都快盛得装不下了。规模优势带来成本优势,摊薄的制造成本撑得住这场“大六座平权运动”。不是所有品牌都敢打价格战,但吉利这盘棋根本就是自家烟火地盘。
再看看市场,新能源大尺寸SUV近两年销量暴涨——同比涨52.5%,新能源渗透超80%。吉利银河M9不是追风口的那个,而是站在风口抡起风车。插混,更是精准打击。毕竟大尺寸SUV里,插混和增程比纯电便宜、续航更安心。这个选择更像是“翻牌炒股”,吉利不拿理想的套路,拿的是自己的“九九乘法表”。
其实,银河M9的核心并非只在价格。技术秀肌肉才是下一步棋。智能驾驶方面,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5方案,全车11颗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1激光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无图NOA,全国都可“开到哪停到哪”。座舱里,银河Flyme Auto 2加全球首上车的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高通8295P芯片配20+类人语音交互。驱动方面,雷神EM-P AI电混系统,百公里加速4.5秒,已经追平或超越问界、特斯拉,油耗4.8L,居然低过问界M9增程版的最低6.9L,一年几千块油钱都能省,技术“不说狠话,直接干活”。
咱们这行观察久了都知道,内卷没完没了,回合才刚开始。谁能决定市场走向?不是花哨的“自我标榜”,而是规模和制造能力。这一波下来,传统车企的“老大哥”用拳头说了话。资金、规模、技术,一拍三响。
临了,一个大六座新能源SUV卷到不到20万元的时候,消费者真的会继续为问界、理想那种“高举高打”而买单吗?这不是什么道德绑架,也不是情感勒索,单纯是选择自由的再分配。价格之外,配置、技术、品牌,这一切还会是你的决定理由吗?还是说——我们只是把选择自由让渡给了价格本身,然后愿意安心被“厉害,但便宜”牵着走?这场游戏,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降价是好事,但你会为技术和品牌“溢价”多少?当所有人都变得更容易“被收割”,你愿意被价格决定选择吗?*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