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建厂布局
作为汽车爱好者,我觉得出海第一步,建个靠谱的海外工厂挺重要。最近长城在巴西的工厂正式投产了,而且当地官员还亲自来参加仪式,说明这个厂在当地挺受重视的。
海外建厂布局
这个消息其实早有迹象。早在2021年8月,长城就买下了奔驰在巴西圣保罗的工厂,包括土地、厂房和设备。这几年,长城对这个工厂进行了改造,计划在这里生产哈弗H6 GT、哈弗H9、长城炮等车型,初期年产能是5万辆。未来还会生产混合动力和插电混动车型。
不只是长城,现在国内很多汽车品牌都在海外建厂,有的已经建好了,有的正在规划中。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海外建厂现状分析
现在在海外建厂的,大多是资金雄厚的传统大车企,比如奇瑞、上汽、长安、比亚迪。而新势力品牌因为盈利压力较大,暂时还不敢轻易尝试,毕竟哪吒之前在国外碰了壁,已经是个前车之鉴了。
海外工厂与出口量关系
奇瑞是目前中国品牌中做得最成功的,2024年在海外卖出了114万辆车,排在国内品牌第一。它在伊朗、俄罗斯、巴西、埃及等地建了10个工厂,数量也领先国内其他品牌。
上汽也在印度、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建了工厂,2024年海外销量超过100万辆。
从这些数据看,工厂多的车企,出口量一般也比较大。
国产汽车出海加速
现在,国产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带动了更多车企走向世界。比如长安,在泰国的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罗勇工厂,今年5月正式投产,未来还计划在全球建设20个海外工厂。
比亚迪也在全球多地布局,巴西、匈牙利、泰国、乌兹别克等国家都有工厂。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到4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2%。
海外建厂利大于弊
海外建厂已成为中国车企走向世界的重要方式,但投入不小。比如比亚迪在泰国建的工厂,总投资就达到350亿泰铢,约合77亿元人民币。
不过,对车企来说,这是一笔值得做的生意,毕竟有利可图才会有动力去干。
运输成本高昂
运费是一个重要成本。如果汽车没有在海外设厂,想卖到国外就得运输过去。大概估算一下,一辆国产车从中国运到欧洲,光运费就要近万元。
海外布局省税优势
最近很多国产品牌开始自己组建运输队伍,比如比亚迪、零跑等。除了运费,还要付保险费、装卸费这些,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运输费用其实只是小部分,真正能省大钱的是关税。比如泰国对中国汽车进口收50%的关税,如果在当地生产,关税可以降到0到20%。按一辆10万元的车算,光是关税就能省几万元。
海外建厂降成本提销量
现在在海外建厂,一辆车的成本能降低大约40%,国产品牌当然愿意这么做。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海外工厂只要达到40%的产能利用率就能保本,如果能到80%,利润甚至可能比国内还高。
降低成本后,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车子的性价比。目前中国电动车在国外卖得不便宜,有些地方的价格是国内的两倍。现在有了海外工厂,成本降了,价格也有望下调,销量自然会增加,这很明显。
海外建厂提升售后效率
除了省钱,海外建厂还能帮车企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买进口车的人应该都体会过,修车最难的就是等零件,得等好久。反过来,外国人买中国车也是一样。
现在中国车企在海外有了工厂,零部件可以本地生产,维修时间就能大大缩短,以前可能要等十天半个月,现在可能两三天就能搞定。这样一来,售后服务体验自然就提升了不少。
海外建厂助力市场拓展
除了“省”,海外建厂还能帮助国内车企更快打开周边市场。比如比亚迪在泰国的工厂,年产能15万辆,其中40%以上通过东盟零关税政策出口到马来西亚、越南等邻国。长城汽车在巴西的工厂投产后,也能快速覆盖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国家。
海外建厂就像打地基,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市场拓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车企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在国外建厂。
海外建厂挑战多
海外建厂不是建好就万事大吉,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
不同国家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不一样,比如欧洲对排放和安全要求很高,国产品牌要在那边建厂,就得按当地的标准来生产,这需要车企花很多时间、精力和钱去研发和测试,才能符合要求。
海外建厂挑战与机遇
作为汽车爱好者,我觉得海外建厂不只是盖个工厂那么简单。首先,供应链本地化很重要。以前泰国本地的汽车钢板不够用,自主品牌还得从国内运过去,加上运费和关税,成本反而比当地生产还高。
再说了,工厂建好了,如果卖不出去,产能就浪费了。比如比亚迪在匈牙利建的工厂,年产能有30万辆,但2024年在欧洲只卖了5万辆。这说明光有产能还不够,销量得跟上。
要让销量上去,就得改变当地人对中国车“便宜没好货”的看法,还要拿出自己的优势。比如先进的辅助驾驶技术,怎么在海外市场用起来,就是国产品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球化对自主品牌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必须面对的现实。现在他们把工厂建到国外,就和竞争对手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成本一样,反应速度也一样。接下来,就要看谁能跑得更远、更稳了。
国产车出海关键因素
作为汽车爱好者,我觉得国产车要真正走出去,光靠在海外建厂还不够。关键还是得靠过硬的技术、稳定的供应链和优秀的人才。
就像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的:“海外建厂只是开始,是走向全球品牌的第一个考试。”中国品牌要想真正成为世界品牌,还得继续努力,不断突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