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MONA新车上市,激光雷达被取消,纯视觉方案引争议

有人说,一辆车的升级就像手机换代:外观一更新,科技一叠加,光效一刷,说是未来战士都不为过。

小鹏MONA新车上市,激光雷达被取消,纯视觉方案引争议-有驾
小鹏MONA新车上市,激光雷达被取消,纯视觉方案引争议-有驾

可是,这次小鹏MONA M03的新款一露面,大家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哇塞好帅!而是——等一下,激光雷达怎么看不见了?纯视觉方案是不是来点新鲜的?你说巧不巧,这年头,提到智能驾驶,按头安激光雷达的路数已经成了惯例,好像没那根“小柱子”都不配叫智能电车。但偏偏,小鹏这波操作像在和主流赛道硬刚一把:直接砍掉激光雷达,全力上纯视觉系统。这中间的迷惑,说出来谁不多翻两个白眼。

夜影蓝新车身,一道分体式灯组结构,北欧的夜晚都照过来了?你要说这个设计够年轻,倒真是没撒谎。日行灯上下交错,灯光效仿暮色,空气动力学前杠折腾出了“未来感”和“运动感”的拉锯,盯着实车现场都忍不住要拍拍照片发朋友圈,“小鹏,你朋友家的新车是不是有点不一样?”对了,尾部还上了创新玩法,自适应升降尾翼加后窗雨刷,夜里那尾灯辨识度直接提升23%,官方挑明了数据,怕你看不到藏着心机的变化。

车侧撞色,隐藏式门把手,悬浮顶配熏黑后视镜,设计这块,小鹏是真的懂得年轻人喜欢玩“低调装逼”。讲真,你要是不说是国产车,单凭这身骚蓝和灯光效果,路人八成还以为是哪家欧洲车企新发的小钢炮。但设计归设计,大家关注的还是智能系统那块。15.6英寸悬浮屏一上车,XOS天玑智能系统和高通骁龙8155P芯片手拉手,“可见即可说”四音区语音,全场景交互玩得飞起,车机流畅度蹭到头部水平——你和MONA聊一句,她能在毫秒内给你反馈,跑起来像跟本地萌妹子一起开车聊天。

动力方面也来点硬货,永磁同步电机自主研发,140kW峰值功率、310牛·米扭矩三档CLTC续航版本,大概就是你规划得再怎么远,都不用担心掉链子。更别说支持800V高压超充技术,仅需0.43小时就能“回血”重新上路,说白了,这车不光能跑,还让你加电休息都比隔壁快。

讲到这里,也该直面核心的谜团了——激光雷达不要了,纯视觉真的靠谱吗?这个问题就像夜路开车,你心里没底,总惦记前方会不会突然窜个大爷遛狗。按小鹏的说法,搭载了31个感知硬件,再砸进两颗NVIDIA Orin-X智驾芯片,算力508TOPS,导航辅助驾驶XNGP全场景都安排上了,还支持高速自动变道、跨层记忆泊车,搞得就像在告诉你:“没有激光雷达我照样牛掰。”但你心头是不是还是隐隐觉得差点啥?你看,激光雷达成了“智能安全”口碑的硬标,少了那玩意,有人就直接上不信任模式。

市场表现却让人直呼“这双标有点猛”。10-15万元的价格区间,定位精准滴滴打在智能纯电家庭用车的命门,上市8个月就突破交付10万台,稳居细分销冠,数据面前,所有的质疑又显得可笑。你说群众眼睛是不是雪亮?还是定价策略太懂中国消费者了?

但小鹏的勇气其实更值得琢磨:取消激光雷达,不是光省成本,多少有点迎难而上的意思。因为你看看行业,大家都在拼硬件、拼传感器,谁家车顶激光雷达不越竖越多。小鹏偏不走主流,改推纯视觉,仿佛在暗示下一个智能驾驶的突破点。是不是豪赌?是否“激进”?圈内分两派——一派觉得这玩意挺冒险,另一派反而对纯视觉方案多了几分期待。

毕竟,纯视觉解决方案的难点不是把雷达丢了,而是你要让AI像人一样用眼睛看世界、理解路况、判断突发情况。这里边的门槛高到让人望而生畏,但也是科技圈最痒痒的追逐之一。假如小鹏真能把视觉方案做明白,那以后智能驾驶的成本就直线被拉低,安全性能还不落下风,说不定还能彻底改变车圈的玩法。咱不得不佩服科技探索这股劲儿,就像哪天手机不用信号,纯靠算法跳转网络,硬是把一道技术墙给扒了。

再回到产品细节,15.6英寸悬浮屏以下搭载的智能系统,语音交互功能强到可以“无死角”响应,不论是在车内哪个角落,MONA都能听懂指令、准确回复。行业公认,车机流畅度已到头部水平,交互体验秒杀一票传统品牌。背后的高通骁龙8155P芯片加持,相当于给智能座舱按下加速键,玩“全场景可说”的梗,等同于你在家喊一句“小度小度”,车里直接做到了“随叫随到”。

你可能还在晃神儿,想着动力到底够不够“野”?那就看看永磁同步电机和不同续航方案。502km/600km/620km三档续航,峰值扭矩310N·m,这些参数摆出来,哪怕你不是“电车党”,也能大致瞄准自家生活方式去选。支持0.43小时800V高压超充,“一喝水就满血复活”的既视感,估计要把很多燃油党拉下马,不再抱怨充电慢。

小鹏MONA新车上市,激光雷达被取消,纯视觉方案引争议-有驾

自动驾驶那块,跨层记忆泊车、高速NGP自动变道等智驾功能,不用车主动脑,科技全给安排明白。这点说实话,大多数人看着是“噱头”,用上了就离不开,用不上也不嫌弃。对于新晋智能车主来说,这种“让车自己操心”的体验,确实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更巧的是定位和市场反馈,10-15万元区间,性价比优势明显,差不多扎在全国智能纯电车用户的心窝上。上市8个月交付10万台,称霸细分市场,数据那是借钱都砸不出来的成绩。有人心里可能在暗暗嘀咕:不安装激光雷达真能大面积圈粉?还是人家技术真的突破了?或者说,智能驾驶已不仅仅是硬件堆料,更多靠软件算法的提升?这一波市场试水,小鹏算是赌对了方向。

要说整辆MONA M03,外观、配置、性能、智能化一条龙,就是“年轻人懂年轻人”,懂得讲究体验感和时尚科技融合,不再只盯着牌子和面子。至于大家挂心的激光雷达不见了是否安全,还是得看实际数据和事故反馈。有人觉得纯视觉就是“勇士试炼”,有人反而看重低成本和后续迭代的可能性。这年头,看车不只盯技术,更看性价比和体验,如果能让智能驾驶成为日常生活的伴侣,哪些感应硬件装多了其实也没准是种浪费。

而设计美学上,北欧暮夜和分体式灯组的创意,尾部雨刷和升降尾翼的巧思,都是为提升用户体验做加分,给夜间识别多了一层保护。内部悬浮屏打造和智能系统无缝对接,不断地优化语音交互和流畅度,体现的还是对车主生活场景的重视。这种软硬件一体化升级,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老友常说的:真正懂生活的人选车,第一眼看的是体验,第二眼才看配置。

不过话说回来,纯视觉方案未来到底能不能顶住各种复杂路况,还是得等时间和真实路况去验证。技术完美固然重要,但用户感受和安全性才是最硬的通关标准。小鹏敢于“砍掉雷达”,等于在抢跑下一轮智能驾驶竞争,不管是激进还是明智,结果终究要交给市场和用户来评判。

如果你问我怎么看这次MONA M03的新变化,说句心里话,这款车其实代表了一种敢于突破现状的勇气。不光是外观和配置,背后瞄准的是智能化普及和用户体验升级。车市厮杀最重要的一点,永远都是谁能让用户觉得钱花得值、用得顺心。如果视觉方案真能做强做稳,谁还拿雷达说事儿?最后,大多数人的热情和选择,还是会投票给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性和创新力。

你注意到了吗?这次MONA M03的新车升级,外观科技感拉满,智能驾驶方案围绕纯视觉系统大做文章,官方数据和市场成绩都很能打。但技术变革路上,有人看好有人犹豫,未来还要真刀真枪用数据来证明。你觉得,没有激光雷达的智能纯电车,真能成为下一个王炸吗?来聊聊你对纯视觉方案的看法,还有什么细节你觉得值得继续观察?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