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上车辆拥堵,仿佛变成了停车场,车机屏幕上红线疯狂闪烁,双手僵硬地放在方向盘的十点一线位置——这便是多数人对“辅助驾驶”最强烈的担忧:它究竟可不可信?
蔚来的世界模型2。0强调“会说话的智驾”,时空认知+语言交互,让车机不再只识别“开/关”,而是理解“帮我变道去右转”。技术很酷,但落地时间表要跑赢现金流才能真正改变用户口碑。蔚来需要用真实场景证明“对话式智驾”不是演示片,而是高频需求。
极氪把吉利集团2亿公里/日的海量数据写进了算力报告,双Orin-X标配、H9版本双Thor更是堆到1400TOPS,可硬件优势如果不能转化为“顺手”,消费者照样只当你是“豪华配置表”。一句话总结:芯片不能直接买来口碑,真正的口碑藏在红绿灯前的那一脚轻点刹车。
国家层面也给了定心丸。八部委刚刚提出“有条件批准L3级量产”,高阶智驾终于从“不能开、不能卖、不能用”变成“可上牌、可上路、可收费”。棋盘被擦干净,剩下的是各家车企要拿几颗子走到最后。下一个拐点很可能是“L3合法上路+城市NOA下沉到15万级产品”,那将改写每个人买车的核心逻辑。
如果你正准备换车,请记住一句“截图级”金句:选对智驾,就是给未来三年的通勤时间加一层“时间复利”。因为在中国拥堵的城市道路上,车轮每转一圈都是算法在为你打工。
那么行动建议也简单——试驾前,看榜单;试驾时,拉黑夜;试驾后,问自己:“这套智驾能否让我心甘情愿交出方向盘?”能,就下订;不能,就等等。市场不会辜负真正挑剔的消费者,因为竞赛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