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业务回暖,三大动力支撑,销量逆势增长

最近要是聊起新能源汽车,蔚来这个牌子肯定绕不开。

就在不久前,很多人还替它捏着一把汗,觉得它花钱太厉害,前景不太明朗。

当时创始人李斌在一次和车主的见面会上,说了一句挺实在的话:“把蔚来经营好,让公司能活下去,才是对八十万用户最大的负责。”这话听着有点沉重,但也透着一股子决心。

蔚来业务回暖,三大动力支撑,销量逆势增长-有驾

可谁能想到,这才没过多久,蔚来就好像换了个人,交出了一份非常亮眼的成绩单,销量也噌噌地往上涨。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蔚来是怎么一下子从被大家担心的状态,变成了现在这样气势如虹的呢?

这背后其实是一整套组合拳,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子上。

首先咱们得看看蔚来最近的业务到底有多好。

根据它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数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它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90.1亿元,交付的汽车数量也创了新高,一个季度就卖了72056辆车,跟上个季度比,增长了七成还多。

更关键的是一个叫“毛利率”的数字,达到了10%。

这个词可能听着有点专业,说白了就是每卖一辆车,除去成本,能赚回多少钱的比例。

在现在这个汽车市场,大家都在降价抢客户,很多车企卖车甚至是亏本赚吆喝,能保持正的毛利率已经很不容易了,蔚来能做到10%,说明它的产品还是有竞争力和利润空间的,公司的造血能力正在恢复。

这就像一个人,之前一直在输血,现在开始自己能造血了,那健康状况自然就大不一样了。

这份财报一出来,就给市场和那些一直关注蔚来的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证明公司正在走出困境。

蔚来业务回暖,三大动力支撑,销量逆势增长-有驾

光有好的财务数字还不够,得有持续卖得好的车才行。

蔚来今年销量能涨得这么快,最大的功劳要记在它的“多品牌战略”上。

这个策略其实不复杂,就是不再只做一个牌子,而是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推出了不同的品牌。

这就像开饭馆,以前蔚来只开了一家高档餐厅,菜品好服务也好,但价格贵,普通家庭不会经常去。

现在它想明白了,又开了两家新店。

一家是“乐道”品牌,定位就像是面向大众的家庭餐厅,主打空间大、实用、性价比高,专门给那些有家有口的消费者准备的。

另一家叫“萤火虫”,像是开给年轻人的时尚小馆,车子小巧精致,价格也更亲民。

这么一来,蔚来自己的主品牌可以继续保持高端形象,服务那些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新推出的乐道品牌去抢占市场份额最大、竞争也最激烈的家庭用车市场;萤火虫品牌则去开拓小型车这个细分领域。

三个品牌各管一摊,目标客户不重叠,价格也拉开了档次,既避免了自己跟自己打架,又把网撒得更大了。

从8月份的销售数据就能看出来这个策略有多成功:蔚来当月总共交付了三万多辆车,其中乐道一个品牌就卖了一万六千多辆,占了一半还多,一下子就成了销量的顶梁柱。

这说明蔚来终于找到了能让它大规模上量的正确方法。

在多品牌这个大战略里,乐道品牌的首款车L90,绝对是头号功臣。

这款车从7月底正式上市,到8月份第一个完整的销售月份,交付量一下就突破了一万台,达到了10575台,这个速度在蔚来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蔚来业务回暖,三大动力支撑,销量逆势增长-有驾

李斌自己都说,乐道L90的订单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好。

为什么这款车能这么火?

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

它把过去蔚来高端车型上的一些好技术、好理念,比如智能化的座舱和方便的换电服务,用在了一款价格更有吸引力的车上。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买车无非就图个空间大、坐着舒服、开着安全、用着省心。

乐道L90在这些方面都做得不错,没有明显的短板,价格又定得很有诚意,自然就成了爆款。

现在蔚来正在和供应链一起拼命提高产能,就是为了能让订了车的用户早点提车。

当然,看到蔚来现在这么风光,也不能忽视它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最明显的一个,就是最近因为新车降价,引起了不少老车主的不满。

特别是全新ES8这款车,降价幅度非常大,整车购买价降了十几万。

这让很多刚提车不久的老车主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像是被“背刺”了。

有车主就吐槽说,自己提车才一个月,新车的价格已经比自己这辆二手车的价值还要低了。

蔚来业务回暖,三大动力支撑,销量逆势增长-有驾

这种情绪对于一个非常依赖用户口碑和社群关系的品牌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它会动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更深层次的危机,是消费者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李斌在一次内部讲话中透露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大概有三到四成的潜在客户,在最后决定买车的时候犹豫了,最终放弃购买蔚来,原因就是担心公司未来的发展不稳定,怕公司万一哪天不在了,自己的车就成了没人管的“孤儿”。

这个数据敲响了警钟,说明蔚来虽然在产品层面做得越来越好,但在如何让广大消费者建立长期信任这件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也不光是蔚来一家的问题,几乎所有新造车企业在当前这种市场环境下都面临着类似的焦虑。

所以,接下来的第四季度,对蔚来来说就是一场关键的决战。

李斌已经把目标定得很明确,就是要在这个季度实现盈利。

要实现这个目标,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核心就两件事。

第一是销量必须再上一个台阶,计划是每个月平均卖到5万辆车,这比现在一个月3万辆的水平,挑战巨大。

第二就是要提高每辆车的利润,也就是前面说的毛利率,目标是要提升到16%到17%的水平。

如果这两个目标都能达成,那蔚来就真的可能在年底第一次实现单个季度的盈利。

这对于一个曾经被贴上“烧钱”标签的公司来说,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意味着它真正具备了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十年前,蔚来把钱投在研发和别人都不看好的换电体系上;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曾经的投入正在慢慢变成它独特的优势。

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会给企业太多的时间去慢慢成长。

蔚来接下来的故事,已经不再是讨论它会不会倒下,而是看它究竟能长多大,走多远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