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楼下那辆Model Y又自个儿沿着车库转了一圈。据说它装了铁皮摄像头,看起来跟豪车没啥两样,但老孙蹲门口抽烟时摇头:“这玩意儿真敢交给它自己跑?俺不信。”
几个月前,特斯拉把激光雷达拆了,据说是为了省钱。微信群里那帮北方车友都炸锅,有的说马斯克就是好大喜功,觉得人能用眼睛开车,车就应该靠摄像头。可三娃子在群里吐槽:“摄像头跟俺家旧山地车前灯一样,晚上看不清,雾天几乎瞎!”毕竟这新技术咋宣传都没用,咱实际用就是得摸着石头过河。
技师老王每次上车检说起自动驾驶都是眉头一皱。他手里摆弄着摄像头,嘴里嘟囔:“摄像头能看到多远?几十米,往多了说一百米。人眼看是三维,摄像头就一平面,还得靠芯片拼像素才算数。”这原因听着复杂,但一句话,道理就一条:纯视觉方案到底是不是靠谱,心里都没底。
地头邻居搞了辆混动的理想ONE,他闲聊说新晋的相控阵雷达才是王道。“华为那雷达,能一嗅三百米,还能钻雾穿墙。”有回他举着手机展示参数,128通道、0.001秒反应,说比人眨眼快一百倍。那些配置听着夸张,不过师傅嘴里的“能做成贴皮雷达”,其实就是每个车身角落都能感应,同城车友群里自测也反馈:雨雪天比摄像头靠谱多了。
有一天,师傅小徐修车时翻出一台摄像头,边敲边说:“这玩意儿吃灰了不好用,还怕碰水,芯片算不够就卡顿。”这种摄像头,反应没雷达快,还容易受干扰。曾有一台老款特斯拉跑环城,突然一塑料袋飘过,摄像头误判成障碍直接急刹,坐后座的豆豆吐槽说“差点把我奶茶摔了”。群里车友聊起这事:摄像头就是拍照,雷达才是看路。
冷门配置里,南方某些老帕萨特加装了早年的毫米波雷达,倒在湿地上开,居然比新款的摄像方案探测多二十米。车友群晚上聊天还翻出段八卦:有一台小众品牌叫纳智捷(这牌子都快没人认了),用过混合雷达方案,结果小厂虽好,维护成本天然高,雷达坏了配件贵上天,老乔气得把车砸出树皮壳。
路况方面,北城的高架桥上高峰期堵得水泄不通,老司机说这纯视觉配置根本不敢自动跟车,怕遇上下雨天。平常AEB系统该有300米预判,不然走神一秒就出事了。师傅转述:真要实现L3自动驾驶,硬件感知才是底气,别光看算法。
还有一事没几个人提。大车厂内部传闻,因为自动驾驶政策落地后,责任一旦糊到厂家头上,谁都不敢轻易说“安全”。纯视觉方案现在跟雷达比,探测距离跟反应速度都差一截,行业里私下说“万一真出事故,摄像头该背锅”。
最近二手车商小郭说他收了两台降本配置的Model 3,高速自动驾驶功能挂了,原因查半天还是摄像头故障。他感慨:“以后二手车自动驾驶那功能,买家聊不过三句就哑了。”至于那些高端车装有冷却机制雷达,师傅说那才是有底气。
夜里车友群一直在掰扯“未来啥方案能保命”,群管扔了句:“想省钱就认摄像头,想安心得上雷达。”这事谁也没法最后说了算,大伙心里跟拔河似的。——对了,老孙昨晚又想撬新摄像头,嘴上还嘟囔“下回还是面包车厚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