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质量大考放榜! 全班50多个品牌,居然只有6个及格。 ,今年车子出问题的平均数比去年还多。 这就像期末考试,全班平均分不升反降,及格的只有那么几个尖子生。
奇瑞在汽车圈里是出了名的“理工男”,平时不爱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就喜欢埋头研究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 当别的品牌在发布会上大谈特谈智能屏幕和自动驾驶时,奇瑞的工程师可能正在实验室里反复测试发动机的耐久性。
这种扎实的做法让奇瑞积累了很好的口碑。 有位开了6年瑞虎5x的老车主说,除了正常保养,这辆车从来没进过修理厂。 这样的真实用户反馈,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不过奇瑞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之前一些车型的车机系统就被用户吐槽反应慢。
红旗这次排在第二名,打破了“高端车容易出问题”的刻板印象。 作为国产高端品牌的代表,红旗用实际表现证明了国产车也能做到既豪华又可靠。 这就像一个出身名门的人,不仅外表光鲜,内在实力也很强。
吉利排在第三名,这个品牌最厉害的地方是善于学习。 通过收购沃尔沃,吉利学到了很多国际大牌的质量管理经验。 吉利的产品线很广,从几万块的家用车到几十万的高端车都有,能在这么大规模下保持质量稳定,需要真本事。
传祺就像一个稳扎稳打的好学生,不追求一时风光,基本功很扎实。 传祺很早就开始推行平台化造车,这让它在推出新车型时能更好地控制质量。 是在智能驾驶这些新技术应用上,传祺显得谨慎,很少听说它的系统出问题。
坦克作为一个专业越野品牌能上榜让人有些意外。 越野车的使用环境比普通家用车恶劣得多,对质量的要求自然也更高。 坦克300能在这种条件下保证可靠性,说明它在质量把控上下了功夫。
捷途的上榜打破了“便宜没好货”的传统观念。 这个主打性价比的品牌证明,即便价格亲民,也能把质量做好。 这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这次质量排名的背后,反映出一个现实:很多车企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表面功夫上。 隐藏式门把手、超大屏幕这些配置能吸引眼球,如果基本的可靠性做不好,再多的花哨功能也是白搭。
J.D. Power的报告显示,设计缺陷类的问题比三年前增加了20%。 不少车主反映,一些新车看着很高级,用起来却小毛病不断。 比如有的车机系统经常卡顿,智能语音助手反应迟钝,这些看似不大的问题却很影响用车体验。
有网友说得直接:“我现在开车,最烦的不是发动机抖,而是车机卡! 导航导着导着死机了,语音助手跟个智障一样啥也听不懂。 ”这种体验上的问题,正在成为新的质量痛点。
汽车之家发布的报告指出,行驶过程、电子设备和内饰是用户抱怨最多的三个方面,占总抱怨量的56.3%。 是行驶中的噪音问题,依然是很多车主的重点关注项。
对比国际品牌,中国品牌在质量上还有差距。 海外进口品牌的新车问题数平均为125个,中国品牌为158个。 这个差距虽然比前几年缩小了,依然存在。
从用户反馈来看,质量稳定的车型都有一个共同点:企业在基础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比如奇瑞的发动机经过严苛的耐久测试,坦克300经历了全地貌的可靠性验证,这些都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一些车企过于追求推出新车型的速度,缩短了测试验证的时间。 这虽然能更快地抢占市场,可能会牺牲产品的可靠性。 一辆车在上市前应该经历的测试,是不能偷工减料的。
消费者在选车时也变得越来越理性。 很多人会参考第三方质量报告,而不是单纯看销量或者广告。 一位网友评论说:“销量高不等于质量好,身边好几个朋友跟风买网红车,结果小毛病一堆。 ”
这次质量排名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无论智能配置多么先进,外观设计多么炫酷,可靠性和耐用性始终是一辆车的根本。 如果连最基本的质量都保证不了,再多的创新都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可。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时除了关注配置和价格,更应该了解车辆的真实质量表现。 多看看老车主的评价,参考专业机构的调查报告,才能选到真正省心耐用的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