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尊界S800的那天,我的第一感觉居然是这椅子太会做人了。讲真,20向电动调节对一般SUV来说算是豪华配置了,但它这ActiveSafe零重力座椅的躺角能开到148.5度,这数字听起来挺浮夸,但真正躺上去那感觉就不一样了,像是被细心设计过的按摩椅,软硬适中,还带点弹性,能找到那个靠背刚好支撑背脊的点。朋友小王一直吐槽我调座椅动作夸张,他说:你座椅这么调,是打算在车上睡一觉吗?我还真想。
讲舒适,这车对我来说不只是座椅好那么简单。主动降噪和华为音响的组合,带来的声音体验比我之前开过的某BBA同级主流车型还要高级。高速上开着,外面排气声、轮胎噪音淡了几号量,偶尔路过隧道忽然变得静得有点轻飘飘,配上那声场饱满、细节丰富的音乐,让人恨不得把车窗封死就不下来。销售说,这主动降噪系统是配合华为音响定制的,关键算法和硬件都有优化,还真挺用功。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得车里还有个细节挺接地气。比如座椅电动调节的按键,做得形状和位置都很考究,不会像有些车手忙脚乱找半天。调节过程静音流畅——你本能觉得这车厂至少在软硬件一体化上真下了血本。做座椅这么多方向的微调,其实背后得协调好伺服电机、座椅骨架的耐久性,还得平衡成本,这对研发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供应链大考。我猜这和尊界S800在选材时的类似投资高于利润的策略有关(仅是猜测),毕竟同价位SUV里能够贴心到这种程度的,没几个。
再说主动安全的部分,华为乾崑智驾ADS 4辅助驾驶让我印象深刻。碰到高速上突发的障碍时,它不仅会刹车,还会自动调整座椅姿态,让人下意识觉得车辆在帮你照顾身体。这是我见过辅助驾驶里很少出现的细节,感觉不像是在用冷冰冰的机器助手,而是在和司机对话。前面这说法有点感情用事,后来我想想,这大量软硬件配合实现起来难度不会小,可能把座椅调节作为安全反应,是为了减轻驾乘者伤害,这方向挺创新。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句这车的隔音表现。同行小李刚试完几款国产中大型SUV,觉得这尊界S800的隔音略胜一筹,不仅是车门密封条好,更重要是车身结构和材料上的加成。门店销售跟我说,厂家用的材料从复合多层隔音棉到车身加强件,甚至有些细节比某些豪华品牌早几年在用的更厚实。别看官方数据没详细说明,但体感上我估计能降低12-15分贝的车内噪音,这在谈舒适感时,噪音的减法比配置的加法更实打实。
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担心这套系统会不会太复杂,操作起来麻烦,毕竟20向调整不是人人都用得到,像我师傅说有些功能越多,越容易出问题,保养麻烦。但后来我去4S店转了转,技术员告诉我这套座椅系统故障率其实挺低,关键零部件用的是供应链里口碑很好的厂家。比起某些低价车用的山寨件,这套看着靠谱多了。而且,简单操作界面几步就能上手,体验和维护都还在合理范围。
对比同价位的途锐和冠道,尊界S800在舒适体验上倒是有自己的甜头。途锐座椅多向调节也有,但腿托没有这款长,躺角一般,适合驾驶员,乘客乐趣少。冠道则强调运动感,座椅硬朗些,更适合年轻人的节奏感,这尊界反倒更偏向日常奢适派。所以,买这车的多半是追求长途舒适、注重后排体验的家庭群体,这点从高速服务区停靠率就能看出。
这让我好奇,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种能根据驾驶员情绪自动调节座椅和车内环境的更智能舒适系统?毕竟现阶段ADS 4可以处理紧急安全姿态变换,那进阶到日常放松模式,像调节温度湿度、推拿力度,甚至播放特定音乐缓解疲劳,理论上很有可能,技术上也逐渐成熟。只是不知道供应链和成本能不能支持这种带感情的智能系统大规模普及。
聊聊保值率吧。我粗糙心算了一下,尊界S800新车指导价大约30万上下,同级竞品途锐首年折旧率在20%-25%,冠道稍高,尊界的保值率估计能控制在22%以内,考虑到软硬件迭代快,维修成本那些因素,这数字还能接受,但具体还得看后期市场反应和二手车成交活跃度。反正买了这车后,我朋友修理师傅跟我说:这车零件供应挺足,调试方便,日常维护别太担心。这话让我有点安心。
试车当天遇到一个小插曲,前面红绿灯处有人开车窗大吼:你座椅能躺成沙发,可不可以拉我一把?大家都笑了。其实座椅好带来的舒适感,真的和车整体的用心息息相关,这点特别打动我。
你们觉得,对于日常家用,舒适性投资到底应该有多极致呢?毕竟车不光是个交通工具,有时候更像你每天的第二个沙发,这一点难说假。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