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这帮日本人绝对是疯了!”
电话那头,我那在德州卖丰田的哥们儿嗓门大得像要吞掉信号。
我正纳闷呢,他紧接着一句咆哮,差点把我手机震飞:“2026款汉兰达,两驱版直接没了,起步就四驱,卖4万5千美金!客户扭头就走了!”
我当时就愣住了。
汉兰达,那可是丰田的亲儿子,中型SUV界的扫地僧,一个能打好几年的存在。
多少年来,它就是家庭购车的“最优解”,是你不知道买啥时闭着眼都不会错的选择。
它不张扬,甚至有点中庸,但就是那种能陪你细水长流的踏实感,让它成了无数家庭的第一选择。
可现在,这个老实人,突然掀了桌子。
这事儿透着一股邪乎。
就在去年,汉兰达在北美的销量还好好的,怎么到了2025年,销量说跳水就跳水,哗啦一下就没了将近一半?
按理说,此刻的丰田应该涕泗横流地搞促销,结果人家不,人家反手就给你来个王炸——把最接地气的LE入门款和最省油的两驱版,直接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这一刀下去,2026款丰田汉兰达的起售价,直接飙到了45270美刀,折合人民币32万多。
好家伙,这个数字,搁在以前,你踮踮脚都能够着雷克萨斯的车门了。
丰田这等于是在自家大门口挂了个牌子,上书八个大字:“预算有限者,恕不接待。”
你猜谁最高兴?
起亚的销售们估计在会议室里开香槟了。
讲真,要不是牌子差点意思,起亚Telluride那身板、那配置,早就能把汉兰达按在地上摩擦了。
现在可好,丰田自己递过来一把沙子,你说起亚能不扬他一脸吗?
还有本田Pilot,揣着个3.5L V6的大心脏,正愁没处使劲呢。
整个北美中型SUV市场,瞬间就热闹起来了,大家像闻着血腥味的鲨鱼,齐刷刷地游了过来。
丰田当然有自己的说辞。
你看,我们加了新颜色,什么水泥灰宝石红,多高级!
内饰也给你标配了三区空调无线充电,够意思吧?
但这感觉就像什么呢?
就像你家食堂阿姨,手一抖给你少打了半勺肉,然后笑眯眯地送了你一根香菜。
我谢谢你啊,可我就是来吃肉的!
买车的人,图的是个性价比,是为了过日子,谁会为了一抹骚气的车漆,多掏好几万块钱?
所以丰田到底图啥?
是销量霸榜太久,飘了?
还是觉得“丰田”这块金字招牌,就值这三万块的差价?
这背后,恐怕是一场掺杂着傲慢与无奈的豪赌。
傲慢在于,他们赌的是消费者根深蒂固的品牌忠诚度,觉得就算我再怎么作,你们最后还是会为了“保值率”和“可靠性”乖乖买单。
无奈则在于,你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市场行为?
Naive!
这背后是美国环保署(EPA)那帮大佬在步步紧逼,排放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在每个车企头上。
丰田那台2.4T发动机,就像个食量不小的壮汉,眼看就要在体检中超重了。
怎么办?
砍掉油耗相对较高的纯油两驱,逼着你掏更多的钱去买利润更高、数据也更好看的混动四驱,这账算得,比猴都精。
说白了,就是把企业应对法规的成本,不动声色地塞进了消费者的购车款里。
可消费者也不是韭菜,割完一茬还能长。
我看到一个美国网友说,他就是个小承包商,就想要个便宜耐用的两驱汉兰达拉点工具,现在彻底没戏了,只能去二手车市场碰运气。
你看,一个活生生的新车潜客,就这么被亲手推给了二手贩子。
现在丰田也慌了,开始放风说可能搞点优惠,比如把那个寒酸的8英寸中控屏免费给你换成12.3寸的。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先涨价,再送点不值钱的添头,这套路,咱可见得多了。
所以啊,丰田这出戏到底是演给谁看的?
是真当消费者傻,还是在跟华尔街秀一出“利润为王”的肌肉秀?
我不知道。
但咱们兜里的钱可都是真金白银,不是大风刮来的。
现在好了,买车不用纠结了,既然你汉兰达瞧不上我这三瓜俩枣,那我就去看看隔壁更香的起亚和本田呗。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