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迎来关键转折
2025年9月,蔚来迎来关键转折点——其港股市值成功回升至1000亿人民币以上,较年初增长达48%;8月份的交付量突破3.1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5%。这一系列积极变化的背后,得益于李斌此前布局的两款重要车型——乐道L90与全新ES8所展现出的强劲市场表现。随着四季度“月销5万、毛利率达到16%-17%”目标的明确,这家曾长期面临亏损压力的新势力企业,正加速迈向盈利的关键节点。
新车型助力蔚来复苏
两款全新车型的市场表现强劲,成为蔚来扭转经营颓势的重要动力。7月31日上市的乐道L90,在首月即实现交付量达10575辆,创下蔚来单车型最快突破万辆的纪录。这一成绩不仅推动了8月份乐道品牌订单的显著增长,也带动了老款L60销量的回升。更为亮眼的是全新ES8,在8月开启预售时将起售价下调11万元,尽管引发部分老用户的不满,但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其订单量远超预期。据北京门店销售人员反映,“试驾预约已排至9月中下旬,下班时段仍有大量顾客前来咨询”,该车型的预订热度甚至超过同期推出的乐道L90。在两款车型的共同推动下,蔚来第二季度累计交付量达到7.2万辆,同比增长25.6%,营收提升至190亿元,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蔚来冲刺盈利目标
在销量逐步回暖的背景下,李斌正带领蔚来全面开启“盈利攻坚”行动。在最新业绩发布会上,他明确提出了第四季度的核心目标:将产能提升至每月2.5万辆(其中萤火虫车型月度峰值产能为6000辆),力争实现月销5万辆;同时推动L90与ES8两款车型的毛利率达到20%,整车整体毛利率回升至16%至17%。这一目标并非空谈,而是建立在二季度显著降本成效的基础之上。数据显示,蔚来经调整后的经营亏损已环比收窄超过30%,在实现营收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57.9%的同时,销售及行政费用反而环比下降9.9%。此外,研发端的效率提升也初见成效,例如将传统10公斤的车身保险丝升级为智能集成式设计,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未来几个季度,蔚来将继续将研发费用控制在20亿至25亿元区间,实现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
蔚来:从财务压力到战略转型
蔚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务压力”,但尚未完全摆脱其影响。第二季度整车毛利率为10.3%,虽较第一季度略有提升0.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理想等盈利企业所达到的20%以上水平;经调整后的经营亏损仍达40.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1亿元,处于技术性负资产状态。虽然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272亿元,足以支撑12个月的运营,但经营性现金流仍为净流出。更为现实的挑战在于市场竞争——李斌坦言,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很难出现长期畅销车型。如何将L90、ES8等车型从“短期爆款”转变为“长期稳销”,是对团队运营能力的重要考验。
为此,蔚来已启动“场景化营销”策略,例如将新车引入山姆超市展示其大空间优势,李斌本人也亲自驾驶L90拍摄“后备箱装货”视频,通过贴近用户的方式强化产品认知与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市值重回千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其短期业绩的认可,更体现了投资者对其“产品+降本”双战略的信心。此前,“蔚来是否会倒闭”的担忧曾导致30%-40%的潜在用户持观望态度。如今,随着爆款车型持续推出以及降本路径逐渐清晰,品牌信任度正逐步恢复。根据李斌的规划,2026年蔚来还将推出三款大型SUV,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若届时能够实现盈利目标,蔚来有望彻底摆脱“生存危机”,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蔚来逆袭之路
从深陷亏损到市值突破千亿,从单车型月销过万到目标直指月销五万,李斌与蔚来凭借两款爆款车型,再次印证了“产品为王”的核心逻辑。尽管盈利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当前销量持续回暖、成本逐步优化、市值稳步回升,已为这家新势力企业带来了曙光。四季度的“盈利冲刺”将成为决定性战役,若能顺利实现目标,蔚来或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新势力车企的“逆袭之路”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