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本田轻25公斤,国产机车升仕150X凭什么成为通勤热搜机

只需抬头环视一圈城市大街,机车发烧友们的目光基本不会错过——有那么一辆国产踏板车,突然成了“热搜机皇”。

比本田轻25公斤,国产机车升仕150X凭什么成为通勤热搜机-有驾

说的不是旁的,就是升仕刚刚推出的150X。

咋一看,这家伙整备质量108公斤,简直不科学。

和隔壁本田PCX160一比,硬生生轻了25公斤,这力度比买菜刀削萝卜还狠。

要是放在外行看来,可能会疑问:合资的老牌子都不敢玩这么轻,国产厂子哪来的信心?

嘿,别急,这地方还真有点玄机。

108公斤的重量摆那儿,老实说,连本田自家125cc的小排量踏板车都很难再去掉几两肉,难怪一群老司机感叹,有些合资咋还越来越重?

这不是瞎扯,升仕的工程师读过书真有点狠劲,上来就整了个全铝车架。

别看广告画里一副轻飘飘的架势,这材料学和工艺水准,说白了,国内真的没几个敢轻易碰。

顺便提一句,五辐轮毂也玩上了,比豪爵UHR150整整轻了32公斤,目测路上遇到非机动车“神闪躲”绝对更灵活,堵车时钻缝子都比老慢条斯理快多了。

动力?单缸四气门,规格13.2kW。

光看数字,可能一半以上网友一脸懵,那就翻译成人话吧:同价位里,哪怕跑去跟雅马哈的NMAX155软对线都能直接压一头,高2马力不是纸上谈兵。

拉近现实点,原地加速起步,前轮要是给狠点,兴许真有把“电摩秒燃油”的段子给反过来讲了。

说到底,升仕也不是拍脑袋搞数据,内卷风气盛,厂商你追我赶,谁家不是卷配置、卷参数?

比本田轻25公斤,国产机车升仕150X凭什么成为通勤热搜机-有驾

再瞅配置,不得不说小厂子干大活了点意思。

TFT仪表这一出场,能投屏导航,手机开着高德直接镜像,跑新地方不用边骑车边扒拉手机界面逗自己手忙脚乱。

前脸行车记录仪居然内置,这配置早两年合资厂子标价啥水平,大家心里不说都懂。

晚上回家,四透镜大灯亮得扎眼,女朋友半夜喊你请夜宵都不用怕路边黑灯瞎火给吓着。

该有的安全,厂子也没藏着掖着——双通道ABS加牵引力控制。

曾经只有进口车、混合动力大几千的入门才舍得塞。

现在咱这“国产小钢炮”,统统打包到位。

有人问油箱,标称13升,一勺到底大约能跑500公里,其实要真天天堵成北京二环,也就350公里上下。

比本田轻25公斤,国产机车升仕150X凭什么成为通勤热搜机-有驾

但别忘了,同级别人,续航不是差一点半点,名义上不用天天蹲加油站。

不瞒你说,骑这个车每天通勤,说不定哪天真能捡回半小时来葛优躺。

聊到价格,1万3出头。

要和大名鼎鼎的本田同配置聊一块,简直是明抢。

有人以为这么大便宜肯定有鬼,“免费才是最贵”都成职场标准答案了。

可是大家得认清,这价钱买到这么多配置,光机脚感不输合资近三分之二的价格,这真不是开玩笑。

当然这话别乐观过了头,升仕品牌放在国内机车圈里,还不是头部选手。

配件供应渠道、售后网络,小而美的局面,的确容易让路上坏车的小伙伴“认命”,不是谁家街口都盘着个升仕维修工程师。

一旦真遇上事了,别怪组委会没提醒,折腾个配件都得耗点耐心。

试骑过的骑友反映也挺实在。

重量轻,转弯灵敏,再加上窄体车身设计,市区抠油门基本没负担。

唯一的脑壳疼,座垫有点硬,骑个一小时腰都快被练成辣条,拿去跑长途,没虚假宣传就是“苦行僧坐垫”。

话又说回来,为了追求减重和性能,这点“舒适折损”是不是能忍,可能真看每个人的屁股和耐性了。

城市街头“电摩围城”,燃油车正在新老交替边缘疯狂试探。

不少卖电动车的大哥私下都调侃“燃油快完蛋”,队伍俨然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

但升仕这一手杀出来,价格和配置扑面而来,倒真让人想起一句歇后语:姜还是老的辣。

合资混得好的时候,国产最多就是闷头埋伏。

但现在,大环境变了,“卷死自己”都成了厂商互怼的默认模式。

谁能想到,油箱没变大,重量掉下去一截,“高大上”的配置直接按地摁合资车摩擦一顿。

不过说到底,肉眼难测的质量问题,才是这车最终的考题。

国内摩圈“轻即是正义”的路子玩很久了,前车之鉴也不少。

高强度全铝架、五辐轻轮毂,理论都美如画,真上路能搓多久、摔几回还板板整整,这得现实说了算。

有人吐槽小厂子堆料玩噱头,也有人细数“卷王光环”都是画饼,到头来还得剖开看看发动机心脏、细致摸下焊点细节。

配上硬核配置和价格,没点“代差”还真不好意思上这牌桌。

广场舞大妈都能聊出来:贵的就一定值钱?便宜的就稳输吗?

说得玄乎点,国产机摩早就熬过“廉价没保障”的野蛮生长时期。

告别“山寨贴标”,现在轮到惊艳国外了。

今天聊升仕,明天别说不定又哪家黑马出来,把合资的“标杆”拉下来,一夜之间群嘲“失守”。

只不过咱们百姓买车可不光只盯配置表,谁家不想骑着省心,用着省事?

配件耐用不耐用,售后三天两头就能修理,还是寄希望于全国“兄弟连”QQ群里的机友帮忙邮寄?

这些都不是嘴上一句就能抹过去的。

另外,不要被厂商玻璃心宣传洗脑,什么配置拉满,价格再低,有用才叫牛,没用放着落灰还不是添堵。

思来想去,这款150X,妥妥像有年“白菜价”冲击国产大米市场的小家电,短期内绝对能捞个热度。

但能不能真在庞大摩托圈扎根、口碑长红,单靠一两项猛料还真不够。

要不怎么说每次讨论国产新车,评论区就跟春晚现场似的,层层递进、观点激烈?

一句话,升仕150X这手“轻功+武装到牙齿”,很适合年轻群体和早晚高峰来回穿梭的通勤党。

但是“身轻如燕”背后的隐患与舒适性短板,不是光靠数据就能掩盖。

修车难、配件慢,有没有玩家真愿意为一米三买份“经过打磨的信任”,还得后续市场见分晓。

归根结底,每一个口号式亮相的国产品牌,都离不开老百姓“用过之后”的打分。

“轻了、卷了、配置猛了”是这车写在PPT上的主角光环,却也是真正用户试完骑完后才能下的狠评。

比本田轻25公斤,国产机车升仕150X凭什么成为通勤热搜机-有驾

剧本怎么翻,得看下一轮骑友的反馈有没有“坚持到天明”。

咱可不吃光说不练那套。

比本田轻25公斤,国产机车升仕150X凭什么成为通勤热搜机-有驾

国产能不能翻身,合资会不会被倒打一耙,这不是一两台车就能决定。

但至少,150X让大家相信,做减法也能做出加分。

你怎么看,“轻量杀手锏”能否让燃油踏板重新回春?

来留言,咱好好唠唠。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