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中国销量暴跌,康林松直言市场遭遇极端挑战

奔驰最近在国内的日子可不太平。这个曾经长期坐在豪华品牌头把交椅上的德系巨头,七月份在华销量竟然跌到了2.66万辆——别说跟往日巅峰比,就连本土新势力理想汽车都没跑赢。要知道,2021年1月,它还曾创下近10万辆的单月销量。如今这个局面,别说奔驰自己没料到,就连围观群众也有点懵。

奔驰全球首席执行官康林松最近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地用“暴雨、冰雹、风暴和降雪”来形容眼下在中国市场的处境。他把中国车市的竞争称为“达尔文式的环境”,意思再明白不过:适者生存,不够强的就得被淘汰。他特别提到,中国汽车市场里有超过一百个品牌在抢饭吃,尤其是中高端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挑、越来越难讨好。

奔驰中国销量暴跌,康林松直言市场遭遇极端挑战-有驾

但他说奔驰不会无休止投入,而是要在市场份额和现金流之间找平衡。这话听着克制,却也透出几分防守的姿态。显然,奔驰不愿陷入“以价换量”的促销战中,他们认为那是对品牌的一种伤害。不过,这番表态也被不少人解读为“不肯放下身段”“问题不在我,而在市场太卷”。

奔驰中国销量暴跌,康林松直言市场遭遇极端挑战-有驾

为什么连奔驰都卖不动了?

有人说,是电动化改变了战场规则。日系车如本田、日产早已退守底线,东本某高管甚至公开喊出“退无可退”。电动车用更低的成本和更畅快的驾驶体验,把传统燃油车的基本盘冲得七零八落。而奔驰的真正危机还不止于电动——更在于智能化。

奔驰中国销量暴跌,康林松直言市场遭遇极端挑战-有驾

新造车势力如理想、蔚来、鸿蒙智行,乃至一路强势的特斯拉,真正让用户心动的不只是电驱,更是一整套智能体验:无缝交互的座舱系统、靠谱的辅助驾驶、不断进化的软件服务。这些,恰恰是传统豪华品牌迟迟未能跟上节奏的地方。

豪华车消费者买的从来不只是代步工具,他们要的是体验、是身份、是领先于人的优越感。当新势力用更懂中国用户的产品重新定义“豪华”,当一批又一批年轻消费者——尤其是95后、00后——根本对传统品牌没有执念,BBA的光环,自然也就没那么亮了。

这批年轻人生长于互联网时代,天然拥抱新技术、新体验。他们不迷信品牌,更看重实际功能与感受。一台车机反应快不快、辅助驾驶聪不聪明、服务体验贴不贴心,往往比一个车标更能打动他们。

奔驰不是没有电动化产品,EQS、EQE早就上市,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反响始终不温不火。有人说奔驰电动车的智能化体验没跟上,也有人说它们定价依然高高在上,配置却不够“顶”。传统豪华品牌似乎总舍不得放下身段,总想维持高利润,结果就是产品竞争力与用户预期越拉越远。

奔驰中国销量暴跌,康林松直言市场遭遇极端挑战-有驾

康林松说中国市场“内卷”,这话一半是事实,一半也是托词。卷,是现实——没有哪个市场像中国这样,同时汇集了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公司甚至互联网巨头共同造车;但卷,不是理由。真正的问题或许在于,奔驰是否真的读懂了中国市场的变迁,是否愿意从根本上重构产品、重塑体验。

奔驰中国销量暴跌,康林松直言市场遭遇极端挑战-有驾

眼下这场暴风雪,没有谁可以轻松过关。奔驰的选择,是不盲目参战、不轻易降价,但要如何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打赢这场硬仗,依然是个难题。

奔驰中国销量暴跌,康林松直言市场遭遇极端挑战-有驾
奔驰中国销量暴跌,康林松直言市场遭遇极端挑战-有驾

说到底,没有什么“王权永恒”,车市如此,时代亦然。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