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 万跌到 10 万!纯电车血拼降价,合资车成 “白菜堆里的滞销品”,车企到底在慌什么?

奔驰4S店的展厅里,一辆标价32万的EQA纯电SUV被贴上了醒目的红色标签:直降15万,现车开走!销售小张苦笑着对顾客说:“这价格放去年连想都不敢想,现在买合资电车就跟捡白菜似的。”他手里的促销单显示,这款车实际成交价已比官方指导价低48%,相当于打了对折甩卖 。

从 20 万跌到 10 万!纯电车血拼降价,合资车成 “白菜堆里的滞销品”,车企到底在慌什么?-有驾

走进任何一家合资品牌展厅,类似的场景正在密集上演。微蓝6的降价幅度突破45%,本田e:NS1紧跟其后同样让利超45%,就连刚上市半年的大众ID.7 VIZZION都加入了26%的降价阵营,ID.6 X直接让利超6万元 。这些曾经顶着“德系品质”“日系可靠”光环的车型,如今集体陷入价格雪崩。前15名降幅榜单上,合资产品竟占据了11个席位,彻底成为降价潮的主力军 。

从 20 万跌到 10 万!纯电车血拼降价,合资车成 “白菜堆里的滞销品”,车企到底在慌什么?-有驾

豪华品牌的神话同样在坍塌。宝马iX1打出43%的折扣,近13万元的终端优惠直接击穿了豪华电动SUV的价格底线。奥迪Q4 e-tron和奔驰EQC的让利幅度同步突破36%,奥迪Q5 e-tron单款车型降价超过10万元 。这些曾经需要加价提车的品牌,如今却要靠“骨折价”维持销量,传统豪强的电动化困局暴露无遗。

合资阵营的集体溃退绝非偶然。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工程师透露:“很多合资纯电车型本质是油改电产品,三电技术落后国产车一代,智能化体验更是被甩开几条街。”当消费者开始用“续航打折率”替代“品牌溢价率”作为购车标准时,仓促应战的合资车只能靠价格撕开防线 。大众经销商老李抱怨道:“ID系列续航实测打七折,车机卡顿投诉不断,除了降价还能怎么办?”

从 20 万跌到 10 万!纯电车血拼降价,合资车成 “白菜堆里的滞销品”,车企到底在慌什么?-有驾

国产阵营同样在价格战中承压。新势力阵营里,蔚来ET5/ET5T以36%的降幅加入战场,小鹏P7让利22%稳固份额 。比亚迪汉EV、唐EV通过20%左右的精准降幅巩固基盘,而吉利几何系列、长安启源A07等车型则以万元级让利强攻下沉市场 。连刚上市的次世代产品如极狐阿尔法T5、昊铂GT都不得不以20%降幅参战 。

价格战的导火索早在今年5月就被点燃。比亚迪突然发动“掀桌子式降价”,海豹07 DM-i从15.58万猛砸至10.28万元,一刀砍掉5.3万元;海鸥活力版跌破6万关口,降至5.58万元 。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20%以上的毛利率,比亚迪的降价直接清场中小玩家,迫使全行业接招。零跑汽车随即推出“一口价”,将C16/C11主力车型压到11.18万和10.38万元;吉利银河启动“百万限时补贴”,星愿起步价拉低至5.98万元;奇瑞集团更是祭出“百亿补贴”,38款车型参战,一款SUV起售价竟跌破4万元 。

从 20 万跌到 10 万!纯电车血拼降价,合资车成 “白菜堆里的滞销品”,车企到底在慌什么?-有驾

这场血拼背后是产业链的全面成本重构。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暴跌至10万元以下,磷酸铁锂电池包成本骤降40%以上,占整车成本比例从40%压缩到25%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将能量密度提升至255Wh/kg,电动车制造成本较2020年降低42% 。有车企高管直言:“现今15万的电动车,利润已超越同价位燃油车。”

更残酷的现实是产能过剩的堰塞湖。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产能突破1500万辆,实际销量仅9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60% 。安徽、江苏等地的新能源汽车园区出现大面积闲置,库存周转天数超90天的二线品牌面临“找接盘侠”的绝境 。4月底全国乘用车库存已达350万辆,压力直接传导到终端价格 。

从 20 万跌到 10 万!纯电车血拼降价,合资车成 “白菜堆里的滞销品”,车企到底在慌什么?-有驾

经销商成为最直接的承压者。全国超过84.4%的经销商面临价格倒挂,其中60.4%的倒挂幅度超过15%,新车销售毛利贡献已是负值 。北京某合资品牌4S店经理算了一笔账:“现在卖一辆车平均亏3万,就指望售后保养回血。”

消费者看似薅到羊毛,却也暗藏隐忧。有车主购入鸿蒙智行智界R7仅两个月,官方突然降价2万元;比亚迪宋L DM-i车主购车不到一周,置换补贴就增加4000元变相降价 。“早买早享受”变成“早买早吃亏”,维权群里每天都有人吐槽:“昨天刚提车,今天降两万,这谁受得了?”

从 20 万跌到 10 万!纯电车血拼降价,合资车成 “白菜堆里的滞销品”,车企到底在慌什么?-有驾

价格战最血腥的战场在10万级经济车型区间。东风纳米06以7.99万起售,比竞品比亚迪元UP低近2万;比亚迪海豚、元Pro降价约1.6万,AION Y降1.8万;深蓝S07降2.5万,五菱宏光MINIEV同级车降幅普遍超15% 。这个曾经被合资燃油车牢牢掌控的价格带,如今已成国产纯电车的修罗场。

中高端市场同样硝烟弥漫。乐道L60直降8.6万元,将高端纯电SUV拉入25万区间;小鹏P7优惠6.5万元,智己LS6降价19%;长安启源A07降幅18%,银河E8让利20%,比亚迪宋PLUS EV降价2.7万 。当这些曾经需要30万+的车型纷纷杀入20万区间时,合资燃油车的最后防线彻底崩溃。

从 20 万跌到 10 万!纯电车血拼降价,合资车成 “白菜堆里的滞销品”,车企到底在慌什么?-有驾

价格血拼正在改写行业生存法则。小鹏汽车2024年净亏103亿,零跑汽车亏损50.9亿,蔚来五年累计亏损超800亿,哪吒汽车年亏超50亿 。即便是唯一盈利的比亚迪,其2024年300亿元净利润中也暗藏隐忧疯狂降价正持续压缩其毛利空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倡议书》在生死存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协会负责人无奈表示:“现在不是要不要降价的问题,而是降多少才能活下去的问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