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侧面指纹技术回归

8年前,智能手机行业经历了一次技术大洗牌。2015年,侧面指纹解锁成为主流,但随着全面屏的普及,到了2017年,屏下指纹和后置指纹开始流行起来。现在过了8年,华为Mate70重新优化了侧面指纹技术,让这项技术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市场也开始慢慢接受它。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下半年新车动态

最近车圈有点热闹,几款新车型陆续曝光或发布,咱们用简单的话说说:

6月有小米YU7亮相,算是小米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又一尝试。7月小鹏G7和乐道L90也来了,都是比较热门的中高端电动SUV。

宝马和Momenta官宣合作,这是在自动驾驶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工信部的第396批和397批申报图里,出现了几款值得关注的车型:预计售价40万左右的特斯拉Model YL、第三代蔚来ES8、纯电版问界M8,还有内饰提前泄露的理想i8,这些都让人期待。

比亚迪秦L的对手也不少,吉利星耀6和改款的领克07/08都在准备中,竞争会更激烈。

另外,鸿蒙智行的享界S9T官图出来了,问界M7换代谍照也被拍到,零跑B01也快上市了,这些都是下半年值得留意的车型。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激光雷达成主流趋势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用简单、实在的话来说说这段内容:

这些车都发出了同样的信号,它们是今年下半年最有力的“先锋部队”。大家用的技术越来越相似,说明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差不多了,老技术慢慢就不那么吃香了。这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时代在往前走,挡不住。

智能驾驶的一个明显变化是:纯靠摄像头的方案,正在逐渐失去优势。

在这一轮新车竞争中,第一个明显趋势是,大多数车企都选择了激光雷达加摄像头的组合方案。而且和以前不同,以前只有高端车才装激光雷达,现在连10万元左右的车也开始用了。不只是新势力品牌这么做,传统车企也在跟进。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激光雷达下放至10万级新车

现在,10万元左右的新车也开始配备激光雷达了。零跑B01已经开启预售,其中搭载激光雷达的两个版本,价格分别是12.58万和13.58万元。这打破了之前小鹏MONA M03在半年前定下的市场格局。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智能驾驶竞争激烈

汽车圈最近有点热闹。零跑B01刚在6月底开始预售,没过多久,比亚迪就在7月初推出了百万台OTA升级,直接把智能泊车功能提升到了官方宣称的L4级别。而且比亚迪还承诺,如果自动泊车过程中发生碰撞,他们全额赔偿。另一边,小鹏MONA M03的销量最近也出现了下滑,到店和成交都不太理想。看来大家都在拼智能驾驶,谁也不甘落后。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B01定价或低于10.58万

如果按零跑以往的定价策略,他们7月24日推出的B01车型,起售价可能会比现在的10.58万元更低。不仅如此,长安汽车也宣布,今年下半年会把激光雷达装进10万元左右的车里。这意味着,等启源的新车上市后,小鹏面临的竞争压力会更大。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解决方案

确实,业内一直在争论激光雷达和纯视觉哪个更好。从技术上讲,核心问题在于:当遇到复杂情况时,系统该相信谁的感知——是激光雷达,还是摄像头?而随着中国国产大模型的快速发展,这个问题正在被逐步解决。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激光雷达下探至20万区间

以前10到15万这个价位,激光雷达开始慢慢多了起来。现在,15到20万这个原本靠纯视觉方案占优势的区间,也开始面临新的变化。

这次变化的主角,是华为和它的合作伙伴们。他们再次带来了新的突破。比如华为和上汽合作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H5的高配版会搭载带激光雷达的华为乾崑ADS4智驾系统,中配版本也有可能配备,而且整体价格还能控制在20万元以内。

另外,岚图也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推动者。最近岚图销量上升,主要得益于新车型的推出。新款车型全系标配了华为ADS4和鸿蒙智能座舱,但价格反而比老款低了9000元到1.8万元。这说明,高端配置正在逐渐下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岚图知音智驾升级

岚图知音确认会搭载更强的华为智驾系统,现款价格在19.69万到23.69万之间,接下来进入20万元以内应该没问题。这会严重影响15万到20万区间内没有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车型。小鹏汽车也会面临更大压力。虽然之前它是第一个把激光雷达用得很便宜的车企,但卖了几万辆后,又放弃了这条路线。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激光雷达成新车标配

最近,不少热门新车都开始标配激光雷达。比如宝马和Momenta合作的新车型,就搭载了激光雷达。问界M8、M7换代版,还有享界S9T,也都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就连创下订单纪录的小米YU7,也是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看来,激光雷达正在成为新车型的标配配置。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激光雷达与性价比之争

你的角色是一个汽车爱好者,用简洁、平实、朴素易懂的语言风格改写文本:

当然,没有激光雷达的车也不是没出路,但得像吉利和乐道那样,把性价比做到极致,才有机会。

除了智能驾驶辅助,老款电池的车型也渐渐不受欢迎了。

总的来说,大部分大厂都选择了不只靠视觉的方案。这其实也挺合理的,毕竟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更容易卖出去。车企坚持自己的路线,到底有没有意义,还真不好说。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创新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发展路径上和传统方式有了明显不同。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很快从智能手机行业学到了“强调亮点”的做法。比如,雷军对小米产品的理念就是“新、特、快”:技术要新,要比行业领先者更突出,而且更新换代也更快。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续航与销量的思考

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我觉得咱们得换个角度聊聊销量和续航这事。

以前大家一提车,就盯着续航数字,好像越长越好。但这些年你会发现,光看数字其实没那么靠谱。比如2023到2024年,很多榜单上排名靠前的电动车,像极氪001、岚图知音、极越07这些,续航数据都很亮眼,但销量却不太理想。

为什么?因为用户现在更务实了。他们不是单纯为了“跑得远”买车,而是看车能不能用得顺心、性价比高、配置够用。像极氪009,虽然续航不是最强,但它主打的是舒适、安全和面子,目标客户群不一样,所以销量反而稳定。

最近新车在宣传续航时,也比以前低调多了。有的甚至反向虚标,意思是说实际续航比标称的还要好一点。这说明厂家也在调整策略,不再一味追求数字上的“高大上”,而是更注重真实使用体验。

简单来说:**续航是重要,但不是唯一;销量好不等于续航强,关键还是看产品是不是真正符合用户需求。**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蔚来ES8电池与续航

第三代蔚来ES8配备102kWh的电池组,电池总重545公斤,整车重量2630公斤,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可达635公里。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理想i6电池与续航参数

理想i6的电池容量是87.3075kWh,电池总重约620到622.8公斤,整车重量在2395到2515公斤之间。它的CLTC纯电续航有三个版本,分别是660公里、710公里和720公里。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续航与性能平衡发展

我来用更简洁、平实的语言,把这段内容重新整理一下:

3. 问界M8纯电版,电池容量100kWh,CLTC续航最高705公里;

4. 享界S9T纯电版,电池容量同样是100kWh,CLTC续航最高达到801公里。

从这几款纯电车型来看,它们在续航表现上更注重实际和稳定,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数字。以前有些车为了拉高续航里程,会大幅降低电机功率,影响驾驶体验。现在这些新车则做得更好,兼顾了续航和性能。

举个例子,比如小鹏G9,虽然比理想i6小一点,整备质量也轻一些(2196-2285公斤),但它的电池容量反而更大。比如后驱入门版是79kWh,续航625公里;后驱升级版是93.1kWh,续航725公里;四驱版也是93.1kWh,续航680公里。相比之前那种“为了续航牺牲动力”的做法,现在的车明显更平衡。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理想i6续航优势

我是个汽车爱好者,用简单、实在的话来说说理想i6和小鹏G9的对比。

理想i6的整备质量比小鹏G9还重100多公斤,电池容量也更小,只有87.3kWh。按理说,这种情况下续航应该更差,但结果却相反。

理想i6的续航分别是710公里、720公里、660公里;

小鹏G9则是625公里、725公里、680公里。

虽然理想i6车重更大、电池更小,但实际续航反而更好,这说明它的能耗控制更出色。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第三代ES8技术亮点

蔚来第三代ES8在技术上有很多亮点,尤其在电池方面表现突出。它搭载了102kWh的大容量电池,但重量却比理想同级别车型的电池还要轻,甚至在电量更高的情况下,还能减轻超过100公斤。

虽然ES8车身尺寸更大,但它的能耗却和更小一号的理想i6差不多,说明能效控制得很好。

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电能利用率越来越高,车企可以用更小的电池实现同样的续航,这样成本就能降下来,价格也有望降低。

预计2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市场将面临一次洗牌。新推出的纯电动车,在电池容量相近的情况下,续航里程相比2024年的车型能多出约100公里。

除了纯电,还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低价纯电车的变化,二是增程和插混车型的发展。目前来看,低价纯电变化不大,但插混和增程也会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越来越多的增程车型会配备大电池,但由于增程器技术差异,不同品牌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下半年车市淘汰赛打响,纯视觉与老电池遭抛弃?-有驾

新能源车续航对比

我来用简洁、平实、朴素易懂的语言,把这段话重新整理一下:

最新曝光的岚图梦想家,搭载62.5kWh和63kWh电池,CLTC纯电续航能达到300公里。而极氪9X用70kWh电池,续航能到380公里。

这两款车都有很强的内燃机技术背景。比如极氪9X的增程器最大功率145kW,这个数据甚至比一些纯电车还高。

再看看已经上市的同类车型,比如理想L9用52.3kWh电池,续航只有280公里;问界M9用52kWh电池,续航在266-290公里之间。从数据上看,梦想家和极氪9X的表现更优。

不过这些车已经卖了一段时间,用户反馈也出来了,比如纯电续航缩水、油耗偏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预计会在2025年下半年的新车上得到改善。

现在智能汽车的竞争,就像几年前的智能手机一样,从单纯比参数,变成了比效率。光堆配置不实用,是没竞争力的。

而且现在车价越来越低,价格对新客户吸引力不如以前,燃油车也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慢慢回温。

留住老用户是关键

汽车行业的竞争,不能再靠一味堆配置、降价来吸引新客户了。这种方式效果有限,甚至可能伤害品牌价值。现在,抢新用户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企业能否长期发展的,是能不能留住老用户。

看看现在的车企,像华为鸿蒙智行、小米、零跑、蔚小理这些品牌,虽然在新车市场有动作,但如果不能让老车主满意,后续发展就会遇到麻烦。毕竟,一个品牌如果留不住自己的用户,再怎么卖新车也没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