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一、销量数据 “冰火两重天”:BBA 在华市场集体承压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一)整体销量大幅下滑,中国市场成 “重灾区”

曾经在中国汽车市场呼风唤雨的德系豪车三巨头 —— 宝马、奥迪、奔驰(BBA),在 2025 年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销售困境。2025 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宝马在华销量 31.79 万辆,同比暴跌 15.5%;奔驰交付 29.32 万辆,同比下滑 14%,二季度单季降幅达 19%;奥迪售出 28.76 万辆,同比下降 10.2%。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三大品牌在华跌幅均远超全球市场表现,中国作为其最大单一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与过去 BBA 在中国市场动辄两位数增长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陷入了销量泥沼,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豪车品牌在中国市场失宠?

(二)新能源转型分化,传统优势难续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加速转型的浪潮下,BBA 的表现可谓是分化明显。宝马新能源车型上半年全球交付 31.89 万辆,同比增长 18.5%,看似成绩不错,但在华纯电车型销量仅 7897 辆,同比下滑 23.5%,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宝马在新能源领域却没分到多少。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奔驰纯电车型全球销量 8.73 万辆,同比暴跌 14%,其寄予厚望的 EQ 系列,因被诟病为 “油改电” 产物,存在诸多缺陷,被市场无情冷落,在中国街头,EQ 系列的身影寥寥无几。奥迪全球纯电销量增长 32.3%,可在中国市场却逆势下滑,全球与中国市场的巨大反差,暴露其在核心市场的电动化严重水土不服。曾经凭借发动机、底盘等机械素质称霸燃油车时代的 BBA,在电动化新赛道上,却难以复制往日辉煌,传统优势正逐渐被新兴新能源车企瓦解。

二、分品牌剖析:各自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宝马:“价格战” 与本土化策略双失误

宝马在这场销量下滑风波中,价格策略与产品布局的失误尤为突出。2024 年,面对激烈的市场价格战,宝马起初试图通过 “降量保价” 来维持品牌的高端溢价形象 ,妄想置身于价格战之外,保持自身的品牌格调。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但这一决策却让宝马陷入了困境,经销商库存不断积压,大量车辆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困难。到了 8 月,单月销量较 6 月暴跌 38%,这样的销量断层让宝马慌了神,无奈之下只能被迫重返价格战。然而,此时消费者的心早已被其他品牌的优惠所吸引,宝马即使降价,也难以挽回大量流失的消费者,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
在产品迭代上,宝马也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燃油车领域,宝马一直依赖 3 系、X5 等经典车型打天下,可在智能化浪潮下,这些车型的智能化配置与新势力相比,显得十分落后。中控屏幕尺寸小、车机系统反应慢、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简单,这些都让追求科技感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新能源车型方面,i3、iX3 本是宝马寄予厚望的产品,可实际表现却不尽人意。i3 续航里程短,在如今动辄续航超 500 公里的市场中,它的续航显得有些 “寒酸”;iX3 性价比不高,价格虚高,配置却没有优势。前 8 个月累计销量不足 3 万辆,再看看理想 L 系列同期 20 万辆的成绩,差距一目了然,宝马在新能源赛道上,已经被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二)奔驰:电动化溃败与品牌价值透支

奔驰的电动化转型堪称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作为首个推出独立电动子品牌的豪华车企,奔驰 EQ 系列本应是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先锋,但却因技术路线错误,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泥沼。全系车型采用油改电技术,没有针对电动车重新设计底盘和车身结构,导致车内空间狭小、电池布局不合理、续航里程短等问题频出。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智能化方面更是一塌糊涂,车机系统卡顿严重,就像几年前的老旧手机,操作起来反应迟缓,导航经常出错,语音控制也不灵敏,完全没有豪车该有的智能体验。质量问题也不断涌现,电机频繁出现故障,多次被召回,让消费者对其质量产生了严重质疑。2025 年上半年,EQ 系列销量仅 8.73 万辆,同比下滑 14%,这样的成绩实在难堪,最终奔驰不得不将 EQ 系列并入主流产品线,宣告这一独立电动子品牌战略的彻底失败。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曾经高高在上的奔驰,在高端市场也逐渐失守,利润暴跌。S 级、G 级等旗舰车型,本是奔驰品牌的象征,可受关税等因素影响,价格一路飙升,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在 30 - 50 万元这个主力消费市场,奔驰又遭遇了国产高端电动车的猛烈冲击。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问界 M9 凭借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豪华的内饰配置,以及亲民的价格,抢走了不少奔驰潜在客户;蔚来 ET7 在智能座舱、换电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也吸引了大量追求品质与科技的消费者。2025 年二季度,奔驰净利润同比暴跌 68.7%,更令人震惊的是,单季利润首次被比亚迪超越,曾经的豪华车王者,如今却在利润上输给了后起之秀,这无疑是对奔驰品牌的巨大打击。

(三)奥迪:品牌老化与 “以价换量” 恶性循环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奥迪长期依赖政府采购,“官车” 形象深入人心,这在过去或许是优势,但在如今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却成了阻碍。年轻消费者,尤其是 Z 世代,他们追求独特、时尚、科技感强的车型,而奥迪给人的刻板印象难以吸引他们的目光。2024 年数据显示,奥迪 30 岁以下购车用户占比仅 25%,远低于新势力品牌 45% 的平均水平,年轻市场的严重缺失,让奥迪的销量增长后继无力。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为了挽救销量,奥迪走上了 “以价换量” 的道路,可这却像是饮鸩止渴。2023 年,奥迪全系折扣率达 20.28%,A4L 最高优惠 10.18 万元,Q5 e-tron 更是降价 24 万元。大幅降价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销量,但却严重稀释了品牌价值。消费者开始对奥迪 “40 万级豪华” 的定位产生质疑,觉得花低价就能买到的车,肯定没有那么高端。2025 年,奥迪品牌溢价指数较 2020 年下降 37%,品牌价值的降低,又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导致销量难以持续提升,陷入了恶性循环。

三、共性困境:三大深层矛盾拖垮德系豪车

BBA 各自的困境背后,其实隐藏着德系豪车在中国市场集体失势的深层共性矛盾,这些矛盾犹如三座大山,压得 BBA 喘不过气,让它们在与国产新能源车企的竞争中节节败退。

(一)电动化转型 “船大难掉头”

在电动化转型这场关键战役中,BBA 就像笨重的巨轮,难以快速转向。长期依赖传统燃油车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与市场份额,让它们在电动化时代的起跑线上就落后了一大截。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从核心三电系统来看,BBA 的电池能量密度比不上国产新势力,电控效率也偏低。宝马 iX1 的续航里程仅 410km,在如今动辄续航超 500km 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这个续航成绩实在难以拿得出手,相比之下,小鹏 G3i 的续航可达 520km,轻松碾压 iX1。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智能驾驶方面,BBA 更是远远落后。算力平台不如新势力强大,算法迭代速度也慢,无法给用户带来像特斯拉、蔚来等品牌那样流畅、先进的智能驾驶体验,就像拿着 “老人机” 和别人的 “智能手机” 竞争,差距一目了然。
在本土化研发上,BBA 也严重滞后。90% 以上的电动车型都是基于欧洲平台开发,没有充分考虑中国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后排空间对于注重家庭出行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但 BBA 的一些车型在这方面却表现不佳;语音交互系统也不够智能,无法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执行中国消费者多样化的语音指令。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奔驰 EQE 国产后,轴距仅增加 50mm,对于习惯了宽敞后排空间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这点加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看看蔚来 ET5,轴距加长了 100mm,精准满足了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一对比,奔驰的劣势就暴露无遗。

(二)国产高端新能源 “降维打击”

2025 年,国产高端新能源车企对 BBA 发起了猛烈的 “降维打击”,彻底打破了豪华车市场的原有格局。在 30 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曾经是 BBA 的天下,但如今理想、蔚来、问界等品牌强势崛起,不断抢占 BBA 的市场份额。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2025 年上半年,这些品牌在该价格区间的销量达到 32.67 万辆,同比增长 210%,如此迅猛的增长势头,让 BBA 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比亚迪仰望 U8、极氪 001 等车型,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将原本只有百万级豪车才有的空气悬架、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下放到 30 万元级别的车型上,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就能享受到顶级的配置,相比之下,同价位的 BBA 燃油车配置就显得寒酸许多,毫无竞争力可言。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在用户体验方面,新势力更是全面超越 BBA。蔚来的换电技术,仅需 3 分钟就能完成补能,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让用户不再有续航焦虑;理想打造的 “移动家庭影院” 场景,让用户在车内就能享受到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增添了出行的乐趣;问界的鸿蒙座舱,与华为手机等智能设备实现无缝连接,打造出便捷的智能生态,让用户的生活与出行更加智能化。而 BBA 呢,车机系统每年仅 1 次 OTA 升级,更新速度缓慢,功能也不够丰富,根本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与新势力的差距越拉越大。

(三)消费逻辑剧变:从 “身份象征” 到 “价值理性”

如今的汽车消费市场,消费者的购买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 Z 世代消费者的崛起,让 BBA 的品牌优势不再。曾经,豪车品牌的 logo 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很多消费者买车就是为了那个标志带来的面子。但现在,Z 世代消费者更加理性,更加注重车辆的实际体验和价值。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调研显示,62% 的年轻消费者认为 “豪华品牌 logo 不再是购车首要因素” ,他们更关心智能驾驶是否先进、续航里程够不够长、座椅舒不舒服等实际问题。曾经商务气息浓厚的奥迪 A6L,对 95 后的吸引力较 2015 年下降了 48%,年轻消费者不再为了品牌光环买单,而是追求更符合自己需求的车型。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政策与使用成本也在推动消费者转向新能源。2025 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这让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能省下一笔不少的费用。而且,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也更低,电价相对油价来说便宜很多,每公里成本仅 0.1 元,而燃油车每公里成本高达 0.6 元,一年下来,30 万元级别的电动车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 2.5 万元,如此大的成本差距,让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倾向于选择新能源汽车。

四、破局之路:传统豪强能否逆袭?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挑战,BBA 显然不会坐以待毙,它们正积极探索破局之路,试图重新夺回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主导权。

(一)加速本土化 “补课”

BBA 纷纷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积极与本土科技企业合作,弥补智能化与本土化短板。宝马在沈阳研发中心新增智能座舱团队,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研发,致力于打造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智能座舱体验。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2026 年,宝马全系车型将搭载腾讯 TAI 4.0 系统,届时,用户将享受到更流畅、更智能的车机交互体验,腾讯丰富的内容生态也将被引入车内,为用户提供更多娱乐选择。奔驰在北京创新中心联合百度开发城市领航辅助,充分利用百度在地图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计划 2025 年底覆盖 20 个城市。这将大大提升奔驰车型在城市道路上的智能驾驶能力,让用户在拥堵的城市中也能轻松驾驶。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奥迪与上汽集团成立电动化合资公司,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专属平台,不再依赖欧洲平台,而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使用习惯,打造更贴合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型,从源头上解决产品水土不服的问题。

(二)放下 “豪华身段” 重构产品

为了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BBA 开始放下以往高高在上的 “豪华身段”,对产品进行重构,在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性价比。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奔驰推出 EQE 350 + 中国特供版,针对中国消费者对续航的高要求,将续航提升至 750km,解决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价格也下探至 40 万元以内,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买得起。宝马 iX3 新增 “新势力配置包”,包含 21 项 L2 + 级辅助驾驶功能,让 iX3 在智能驾驶方面追上了新势力的步伐,售价却降低 5 万元,性价比大幅提升。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奥迪 A6 e-tron 引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续航突破 1000km,直接对标蔚来 ET7,在续航这一关键指标上与新势力正面竞争,展示了奥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决心和实力。

(三)从 “产品思维” 转向 “用户运营”

BBA 意识到,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单纯卖产品已经不足以留住消费者,必须从 “产品思维” 转向 “用户运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体验。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BBA 正试点 “直营 + 经销商” 混合模式,试图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弊端,更好地掌控终端市场,提升用户满意度。宝马在成都开设 “品牌体验中心”,这不仅是一个销售场所,更是一个为用户提供充电、改装、社交等一站式服务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交流用车心得,参加各种车主活动,增强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奔驰推出 “电动出行管家”,为用户提供充电桩安装、电池租赁等增值服务,解决用户在使用电动车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奥迪上线车主社区 APP,用户可以在 APP 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交流用车经验,奥迪也能通过 APP 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APP 上线后,用户活跃度 3 个月内提升 200%,效果显著。

结语:豪华车市进入 “重新定义” 时代

2025年BBA集体遇冷:德系豪车神话为何在中国市场“失灵”-有驾
2025 年的销量滑坡,不仅是 BBA 的阶段性挫折,更是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缩影。当电动化、智能化重构豪华车价值体系,传统豪强能否抛开 “工业时代的傲慢”,真正以用户为中心重塑竞争力,将决定其能否在这场 “新旧势力” 的终极对决中守住阵地。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更平等、更创新的汽车消费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