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9今年上市,新车尺寸很大,续航动力有提升

空调出风口上还残留着新车的塑料味,仿佛在嘲笑我的鼻腔只会分辨犯罪现场的气息。展厅里光线很足,却怎么都照不透这台LS9的内饰缝隙,那里藏着属于科技爱好者的窥探欲,也藏着属于审美控的执念。如同在尸检台前细细翻找,只为在一块肝片里发现导致死亡的病变,车展的热闹外壳下,潜伏着一场关于“智己LS9”的信息狂欢与偏见博弈。

假如你是被朋友拉来参观的普通人,面对这台大六座SUV,是不是想知道:如果今晚让我开这车回家,会不会半路被自动辅助驾驶吓一跳?又或者拿下智己LS9,能否在家族聚会时成为“身高两米、轴距三米一”的社交话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值不值”的选择题,背后浮现的是对新一代智能座驾,我们到底信谁,信什么。

据已公开的信息,智己LS9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而更偏运动和个性的智己LS6则提前在9月10日亮相。现场摆出旗舰SUV的姿态,尺寸夸张得像两口人的中年困惑被无限拉伸:5279mm的车长和3160mm的轴距,约等于一辆“技能拉满、高个子自信”的科技坦克。这种尺寸,在国内都市里停个车大约能锻炼半年心血管——当然,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医院停车场的混战,这压力还不算大。

外观部分值得一提,毕竟“见面三秒,颜值下决定”。前脸用上了全新的星环灯带,配合T字形灯组,像某些犯罪分子的手法,既高调又有点离经叛道。封闭式车头加进气口,无数“空气流动”,像是法庭上刻意隐去的部分证词。隐藏门把手是如今兵家必争之地,科技感有了,但飞车抢劫时不太方便——不过对绝大多数老老实实的业主来说,门把手能藏起来就是一种时代进化。

尾部当然不能丢祖传设计:上翘贯穿式尾灯,这是家族基因的自尊心,也是夜晚停车场最容易找到自己车的一种方法。银色镀铬饰条,加后排隐私玻璃,应该是给那些坐在二排,想偷偷查手机账单的人一点安全感。

智己LS9今年上市,新车尺寸很大,续航动力有提升-有驾
智己LS9今年上市,新车尺寸很大,续航动力有提升-有驾
智己LS9今年上市,新车尺寸很大,续航动力有提升-有驾

相比外观的“厚脸皮”,内饰翻开相册就很是精致主义者的温柔乡。三块高分屏幕,5K高清贯穿主驾和中控,副驾3K娱乐屏,明显是给“车内沉迷短视频”的新中产准备的。物理按键还没彻底绝迹,像医院里本科实习生一样,多了点笨拙、也多一份实在。座椅SPA级机械按摩,还能自选手法,我一时竟感受到生活对脊椎病人的温柔支撑。更有甚者,首搭座舱清风系统、野奢套装——这个“野奢”,倒像是侦查组深夜蹲守时憧憬的诗和远方。

音响配备B&O,无线充电面板和储物空间——这些看起来稀松平常的配置,很多人只记得拿来比拼,实际上真正用时经常摸不着方向:人在压力大、手机没电的时候,才会发现储物空间比续航可贵。

动力方面的“恒星”超级增程系统,则是这场技术表演的主角之一。1.5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合,搭载66kWh电池,号称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过1500公里。对比警队长时间外出案发现场时的续航焦虑,这个数据几乎能撑一场跨城追逐。宁德时代的超级骁遥MAX电池,800V碳化硅架构,再加上次世代灵蜥数字底盘,似乎早就把“不是纯电、不是增程”的争议踩在脚下。

这里不得不承认,近年来汽车圈不仅设计在“卷”,动力科技也是“卷王”。拼性能、拼续航,就像我们侦查办案时拼线索,但现实会用一个冷冰冰的数据把血压拉回正常——“数据很美,实际用车五成能实现就谢天谢地”。毕竟官方实验室和现实都市路况之间的真相,常常隔着一排路边售货亭。

智己LS9今年上市,新车尺寸很大,续航动力有提升-有驾

当然,警队里也有耳朵灵的同事,最关注“下一代灵蜥数字底盘”的弯道表现。这底盘据称更智能,也意味着软件决定你的转向——实话说,我更习惯机械感强的老式方向盘,那种掌控感就像给凶案现场拍张最后的证据照,无声而安定。

说到这,车展现场的每一次按键、每一声电子音、每一次门把手升起,都带着点讽刺意味。我们在饭桌上嘲笑“智能汽车是程序员的多巴胺”,其实每一次新功能,也在悄悄用算法改变我们的用车逻辑,甚至生活习惯。比如机械按摩座椅,谁知道是治病还是把我们捧进更深的舒适陷阱?就像某些刑侦装备,便利的背后,是对专业性的漫不经心。科技很美,但“智能”是不是我们的全部所需?

此刻,如果你站在智己LS9旁边,把手贴在那封闭式车头上,是否会思考一句老生常谈:那条被800V碳化硅标注的科技线索,究竟能把我们带去多远?一台SUV可以高大气派,可以5K屏还可以按摩,但归根结底是“出行工具”还是“日常陪伴”?噱头和便利,本质上谁在主导我们的选择?

环顾这年的车展,不止LS9,每一家都比拼着数据、体验和设计。所有人的表态都像刻意隐去的口供片段,只留下你在后台默默思考:如果证据链只停留在发布会的画面,全盘押注科技,那我们是否也就失去了某种对驾驶本身的自信,甚至安宁?

当然,问题留在案卷之外。智己LS9,铁定会有人开回家,也有人只是在展台旁拍照发朋友圈。你会在发布会上被参数吸引,还是在用车的一天,突然怀念过时的机械质感?这题,没有标准答案。黑色幽默是,进化总伴随一点点失真——无论你坐在旗舰SUV里,还是在十三路公交上,最终的选择,恐怕不过是“证据链上的下一个偶然”。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