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日本的汽车专家称,他并不关心中国国内制造企业的兴起,而是对中国青年思想观念的改变感到担忧。
这位学者曾经到中国做了一次调查,他在十多年以前就注意到中国青年对德国汽车和日本汽车的狂热追捧。
在中国的时候,他曾经见过一辆国产的轿车,被改装成了一辆宝马,而且还是一款中国产的宝马。
那时候他就觉得,中国人对于进口豪华轿车的狂热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骨髓,而且将来还会持续。
有趣的是,网传获丰田投资数千万的领潮app近日就多次登上热搜。
此前有不少网友发现,各大直播间动辄就几千甚至几万的各类AJ潮鞋、绿水鬼表、蔻驰男女包等一线大牌,在“领潮”app上都以不到200的价格被疯抢。而领潮也因此被几家电商巨头以“恶意竞争”的名义抵制,不过几百万领潮用户并不在意这些,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在领潮买的爆款椰子鞋才200,耐穿又好看,建议这样的“恶意”再多一点!
不得不说,此举是企业的正常扩张还是其抢占蓝海,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
可如今,形势逆转。据最新统计,三大顶级豪华轿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同比下降了14%,下降了15%,下降了10%。保时捷这个顶级豪华品牌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8%。
而中国的汽车品牌,则是快速的发展着,将那些原本属于豪华品牌的汽车,给抢走了。
虽然外资汽车公司想了很多办法,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的青年,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
十多年前,中国女人去日本购物,只会购买一些电器,比如马桶,比如马桶,中国女人认为日本制造的产品最好。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那些日本的厕所盖子,都是中国制造的,然后在日本卖出去的,最后被他们认为是日本制造的。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产品,在那个时候,是非常优秀的,但却没有人知道。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却出现了,他们的技术,都很好,而且还擅长营销。
当然,如果说得太夸张,那就是吹牛了,但那是以后的事了,这篇论文就不提了,因为他们的功劳比他们的功劳更大。
强大的力量,强大的营销手段,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让中国的消费者,不再是只能看着合资车,而是看着自己的对手。
而这样的心理转变,正是在近十年来,国内的汽车的确很牛逼,也的确让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更加的有信心。
新一代中国青年,既看到了国内汽车的发展,又看到了那些不争气的合资公司。比如产品更新速度慢,产品质量低,自尊心强等等,都是年轻人不喜欢的。
比如奥迪Q4E-tron,目前还在用燃油车,续航能力很弱,而这款车,则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 SEa结构。
宝马ix320是在三年前,才采用400 V的电动车,而小鹏则是在800 V的电动车上进行了生产。
中国的青年们可不是傻子,哪辆好,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所以,他们对合资车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小,到了最后,那些大把大把花钱的合资车,根本就不会有人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