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捷途新车纵横G700横渡长江,开创汽车游水新纪元,自比亚迪首创水路行驶后,行业迈向陆水两栖新阶段

奇瑞这次真是玩大了,横纵G700直接横渡长江了。听销售小王说,这车没装啥特别防水套件,基本是直接上了江面。这事一出,我第一反应是,这也太抢戏了吧,别人家比亚迪说走水路是应急方案,你们捷途倒好,干脆成了标配了?越想越觉得这画面挺魔幻,现在汽车不光跑山路、竞赛、城市堵车,连水都不放过,真是陆地的后浪们。

我回想起半年前和一个研发工程师喝茶,那时候他说,汽车要玩跨界,得有两大条件:一是供链能容忍,二是成本不能爆炸。毕竟发动机、底盘这些传统部件,就算防水处理好了,密封、排布这些细节也不是随便拍拍脑袋就能解决。供应链上稍微一个环节没配合上,漏水或者电气短路,后果你懂的。所以我觉得捷途这次敢横渡,看背后供应商的配合度很高,可能以前的潜水装备厂家没准都参与进来了。

奇瑞捷途新车纵横G700横渡长江,开创汽车游水新纪元,自比亚迪首创水路行驶后,行业迈向陆水两栖新阶段-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之前市场上的溯溪SUV,比如那些半水半陆的小众车型,基本都是靠高底盘和涉水深度来过渡,但真正能开水上的车型屈指可数。我估计这里面的门槛,或许是电子控制单元和防水设计的大跃进,给了厂家勇气。

奇瑞捷途这事儿,有点像拼手机时大家互相学防水认证的升级——以前只是防点雨水,现在直接用车开江上水,这跳跃确实够大胆。我问小王,这车真出了水里漏电啥的怎么办?他说:这你得问售后啊,反正我做销售的先不管,反正客户顺利过河,大家都开心。我是感觉,这话里有点躲闪,毕竟防水层再好,水是变数多的,那江水里还有泥沙啊,盐分啥的,不是每条江都好玩的。

奇瑞捷途新车纵横G700横渡长江,开创汽车游水新纪元,自比亚迪首创水路行驶后,行业迈向陆水两栖新阶段-有驾

对比一下,比亚迪那个当年打头阵的水陆两栖车,最大涉水深度官方给了40厘米左右,算是涉水的极限,能应急但不适合长距离水上驾驶。捷途直接跑长江,距离得有两公里左右吧,如果换成城市短途路况这能称作旅游+越野+搏浪的组合?成本多高?我给同事算了一笔,假设百公里额外防水成本加成在5%-10%之间,这个估算很粗略,但对于一辆15万出头的SUV来说,成本压力确实不小。

想到供应链这里,我又忍不住反思,之前我讲过汽车产业防水改造其实很复杂,没那么简单。换句话说,奇瑞敢这么干,背后的供应链说不定已经经历了几轮试错,不然不会折腾这么大动作。供应链里有些模块是专门做军工或船舶防水的技术,可能这次融合了军民结合的推进。

顺便说说用户心理,我和几个朋友聊过,他们一听这车能横渡,立马脑补划皮筏子似的玩乐画面,有点土味但接地气,就是那种朋友聚会,车出水,大家撸串的场景。真实一点的,是销售现场,有人问:要不要带游泳装备啊?销售回答还挺逗:放心,G700游泳不用浮力背心,但带条毛巾还是省心。我是觉得这段对话挺能反映用户的期待和厂家的卖力忽悠。

奇瑞捷途新车纵横G700横渡长江,开创汽车游水新纪元,自比亚迪首创水路行驶后,行业迈向陆水两栖新阶段-有驾

说到底也有一拍脑门的地方,谁先想到用汽车当船走水路?我没仔细查,但估计这也是市场压力和产品创新的交织产物。之前汽油车能过电动车逐渐占领市场,有点像水路行驶可能是汽车厂对未来玩法的试探。目前,无人驾驶技术还没完全开始水路测试,我倒想知道,自动驾驶能不能管水路这档事,毕竟江上遇到的状况更不可预知。

还有个细节,奇瑞宣传里特别提到车身底部排水设计,类似潜水艇那种快速排水口,我个人觉得这技术还是相当有看头的。防水做到这程度,已然不是简单的加胶条那么粗暴。听说维修工师傅那边,也开始在学新装备的拆解和维护,毕竟新技术都会带来新麻烦,我心里默念,好歹别成高科技拆车玩意。

这么玩,保值率咋样?我自己算了下,普通15万档SUV三年残值大概60%、70%(样本少),加了水路功能,新车折旧会更快还是能抬价?没法说,也许真有早期玩家愿意买个带水上功能的噱头车,剩下的还是常规市场决定行情。

奇瑞捷途新车纵横G700横渡长江,开创汽车游水新纪元,自比亚迪首创水路行驶后,行业迈向陆水两栖新阶段-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这,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汽车不仅能路上跑、水里漂,还有可能直接飞?一些国产和国外厂家已经在玩概念了。也许捷途这次横渡长江是一个动作信号,告诉业界,汽车界的跨界不仅仅是动力,更是出行想象力的边界。只是,这条路走多远,确实还得时间来打磨。

奇瑞捷途新车纵横G700横渡长江,开创汽车游水新纪元,自比亚迪首创水路行驶后,行业迈向陆水两栖新阶段-有驾

想问你,假如你有一个能游泳的车,真会带它下水玩吗?还是觉得多一重设计,麻烦多了点?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