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环早高峰蠕行22分钟双离合温度逼近170度,7万公里迈腾维修费9200块,车主拿到清单当场发誓再也不买这车型
上周四下午,店里来了辆迈腾。车主三十多岁,西装革履,一进门就问:“师傅,挂挡有点顿,能看看吗?”
上架一检查,双离合离合器片磨没了,机电单元也进水了。报价单递过去:机电单元4800、离合器总成3200、工时费1200,合计9200。
车主盯着单子看了半分钟,突然爆了句粗口:“我XX,再买双离合我是狗!”扭头就走了,第二天开了辆二手凯美瑞来店里。
才跑了7万公里啊。
这种事儿见多了。CVT也好不到哪儿去,只是坏的方式不一样。
钢带这玩意儿全靠油压夹着传动,油一变质,夹紧力能掉10%。打滑从0.1毫米开始,你看不见,电脑也不报码。等你感觉出来,钢带早磨出镜面了。
长沙那边某厂去年拆了6万台报修的CVT,接近八成从来没按时换过油。维修工都知道,钢带带轮大修包进价3800,对外最少报8000。
有次碰见个开轩逸的大哥,问我能不能只换钢带不换带轮。我说:“你这是想省1000块,还是想三个月后再来一次?”
他想了想:“那算了。”
换油这事儿,很多人觉得2万公里一次太频繁。400块确实不少,但你8万公里省1600,一次大修直接8000出去,这账怎么算?
双离合更操蛋的是堵车。
大众那套湿式的,理论上比干式耐用。但北京早高峰三环能堵22分钟,你D档N档来回切,离合器15分钟就能飙到170度。超过180度,电控直接断电保护,仪表盘灯全亮。
干式更别提了,就俩摩擦片,单层厚度0.75毫米,总共才1.8毫米。磨到1.6以下必须换,不然抖得你以为车散架了。朗逸那个DQ200,城市里开个六七万公里,离合器基本就该换了。
去年见过最惨的,机电单元进水。
郑州720那次暴雨,河南的4S店订货量翻了6倍,等零件等三个月。那玩意儿防水级别才IP54,涉水30厘米超过10秒,电容板直接报废。有师傅用无水酒精加超声波抢救,十个能活三个,但厂家不保修。
更恶心的是假油。
浙江去年抓了一批,12万升假CVT油,包装做得跟真的一样。实测粘度比正品低三成,用个3000公里钢带就开始打滑,5000公里故障灯亮。维修店一检查,正好推大修。
有个老师傅教过我怎么分辨:真油闻着有点焦糊甜味,假油就是生豆油味儿。但车主哪儿闻得出来,都是等坏了才知道。
省120块油钱,最后花8000修变速箱,假油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
东北那边冬天也烦。零下20度,CVT油粘度能到3000,钢带夹紧力掉四分之一。电脑直接限速40公里每小时,不是坏了,是怕你冷启动打滑。去年东北投诉1200多起,4S店只能解释,没法修。
我一般建议提前5分钟热车,低速暖机两公里,比换低温油实在。
说到底,这些变速箱都是钱堆出来的。
按北京这边的价格,CVT跑15万公里,换油4次3200,钢带大修一次8000,总共11200。双离合DQ200,换油3次1800,离合器一次2200,机电单元按故障率算4800,合计8800。表面差2400,实际加上各种风险溢价,车主真实花费能差一万多。
买车看油耗,养车看变速箱,谁贵谁便宜,跑个十几万公里就清楚了。
最后说个保命的。
钢带打滑那瞬间温度能到300度,CVT油开始裂解,有种特别刺鼻的臭味。维修工管这叫“烧钱包味儿”。闻到这味儿赶紧停车,最多10公里,不然钢带30公里内可能断。
去年广深高速一辆轩逸,车主闻到味儿还在跑,钢带断了戳穿壳体,拖到店里修了1万2。
鼻子比仪表灵,记住这个。
那些宣传“终身免维护”的,我见一个笑一个。宝马MINI 2018款那个CVT,拆开一看8万公里,油里金属粉末是新车的12倍。欧洲那边协会早说了,终身就是8年12万公里,必须换油。
维修工有句话特别实在:“终身免维护,终身到坏为止。”
你的车跑了多少公里?变速箱什么时候换的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