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推行“首违免罚”政策,对轻微交通违法采取人性化执法。但首次违停是否一定免罚?需结合具体条件判断。
一、这些情况首次违停可免罚
根据《行政处罚法》及多地交管部门规定,满足以下条件可申请免罚:
案例:杭州张女士因未开通短信提醒,超时1分钟被罚200元,因未满足“及时纠正”条件而免责失效。
二、这些情况首次违停也不免罚
即使符合“首次”条件,以下场景仍会被处罚:
三、如何申请首次违停免罚
线上申请(推荐):
登录“交管12123”APP,在“违法处理”模块查看违停记录。
点击“申请首违免罚”,上传驾驶证、行驶证照片及驶离证明(如视频)。
3-5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部分城市(如宿迁)支持观看教育视频直接免罚。
线下申请:
持身份证、行驶证、违停告知单到交警大队或政务服务中心。
填写《首违免罚申请表》,提供现场照片、驶离记录等证据。
四、城市政策差异对比
绑定双重提醒:开通“交管12123”APP违法推送 + 关注“智慧交警”微信服务号(比短信快30秒)。
认准临时停靠标识:路缘石蓝黄相间标线允许停靠3分钟,超时需驶离。
保留证据链:违停时拍摄全景视频(包含车辆位置、道路标志),驶离后立即上传申诉。
五、黄金自救指南
QA部分
Q:首次违停免罚是否全国通用?
A:否。深圳、成都景区等部分区域首次违停即处罚,需提前查询当地政策。
Q:收到违停提醒后未及时驶离,还能免罚吗?
A:不能。需在10分钟内驶离并保留视频证据,超时或未开通提醒将丧失资格。
Q:免罚申请被拒怎么办?
A:可拨打12123热线咨询,或通过APP查看拒绝原因。证据不足可补充材料后重新申请。
结语
首次违停免罚是执法温度的体现,但绝非违规借口。养成“三秒自查习惯”:扫地面标线、看禁停标志、查手机通知,才是避免处罚的根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