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喜提一台既小众又冷门的车,雪铁龙凡尔赛C5X打破常规不似轿车也非SUV,车评人称其为独特瓦罐车引发关注

8月底,我喜提了一台很有趣的车——雪铁龙凡尔赛C5X。说它有趣,一方面是因为这车确实少有人认识,朋友圈里不少人问我啥车啊?另一方面,它也挺特别,既不像传统轿车,也不是真正的SUV,车评人戏称它是独特的瓦罐车。看到这车,我第一反应也是嗯,这设计挺另类,走了条自己路。

我选这车的时候也没想到会买这么一个小众的车型。当时考虑挺多的,我是个80后老司机,一家三口,福利算普通牛马家庭,头上的老车是一台14年的手动挡爱丽舍。讲真,这台爱丽舍用着确实经受了考验,真是那种不死鸟发动机,14年下来风吹雨打,从没掉链子。但随着孩子长大,空间显得局促,再加上体重上去了,老车的舒适度和便利性都降了不少。

还有个非常实际的驱动力,就是国家出台了报废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简单说,就是给7万左右的旧车补贴1.5到2万,这对于我这种开了14年的爱丽舍来说,真是个好机会。咱也不是那种天天追新车的车迷,但眼瞅着市场上车价大跳水,买新车确实变划算了不少。

8月底喜提一台既小众又冷门的车,雪铁龙凡尔赛C5X打破常规不似轿车也非SUV,车评人称其为独特瓦罐车引发关注-有驾

那预算其实挺紧,新车落地不能超过15万。这个预算在现在买新车,尤其是合资车,算是个挑战了。身边那个做4S卖车的哥们跟我说了句挺现实的话:车便宜不贵,配的就是跟你的预算成正比,这你得早有准备。

选车过程说起来挺烧脑。微信车圈那信息简直炸了锅,什么大神号,什么全网独家评测,吵得我头晕眼花。说句实话,抖音上看车评,10条9条都是广告味太重,坑多得很。我就不信那些一面吹捧一面让你冲专属购车链接的套路了,多跑试驾,多听车主真心话——这是我总结的第一条买车经验。

具体选车思路我整理了这么几个点,和你们掰扯掰扯:

8月底喜提一台既小众又冷门的车,雪铁龙凡尔赛C5X打破常规不似轿车也非SUV,车评人称其为独特瓦罐车引发关注-有驾

第一,油车还是新能源?我体感,新能源啥时候能像手机一样快换快升级,保险和电池换起来也稳当,还算成本低?不确定,但就目前来看,油车用着更顺手,维修门槛低,十几年没啥大毛病的可能性大。别人说新能源省油费,但碎碎呢,换电池成本和保值率别忽视。算了,油车稳。

第二,轿车(B级)和SUV(A级)怎么选?油耗对比就一目了然,SUV能耗高那么10%-15%(样本少,纯估算)。可是空间上SUV更灵活些,坐姿也好,还显高。咱没越野需求,城市路况多,难道还冲体育场门口几个烂路非买SUV?没必要。于是轿车入围。

第三,国产还是合资?别以为国产油机就差,技术平起平坐了。但变速箱和底盘还是短板,尤其是细节耐用度。合资同价位车配置相对低点,但稳定性和调校更靠得住。后期想升级改件也简单,毕竟主力技术不需多花钱重新研发,稳准狠。合资坐稳。

第四,品牌选谁?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五味杂陈。预算出名的德系根本不砍价,倒追高配,算下来得交学费;日系车,虽然省油,但配置和用料不能让我满意,挑了两家高配一下,还是预算吃紧;美系车有些型号还行,就是特供车不敢轻易碰。最后法系和韩系难兄难弟在候诊室推杯换盏。

最终关头,四个车型:索纳塔、K5、508L和凡尔赛。现实情况是:K5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老梗淘汰,508L太贵,出局。剩下再对比索纳塔和凡尔赛,反复权衡。

8月底喜提一台既小众又冷门的车,雪铁龙凡尔赛C5X打破常规不似轿车也非SUV,车评人称其为独特瓦罐车引发关注-有驾

发动机层面网上的风传言说凡尔赛保养不到位可能烧机油,索纳塔暂时没这毛病,索纳塔辉煌;变速箱部分,凡尔赛用爱信8AT,索纳塔摩比斯8AT,爱信更稳定,凡尔赛领先;底盘比较就不客气,法系一向底盘功夫下得深,凡尔赛底盘高度193毫米,应付点碎石土路都轻松,索纳塔差点意思。

空间上凡尔赛坐后排略局促,但是溜背设计的后备箱空间平整有余,实用方面两车打个平手。安全细节上,刚才我翻了下笔记,凡尔赛用了1600兆帕的热成型钢ABC柱,前后都是铝合金防撞梁,索纳塔则用了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前部钢板,后部复合材料,相比之下凡尔赛保障更好一些(这数字我其实得再去求证,生产商宣传多半夸张)。

还有一条我觉得挺重要但常被忽视——环保和异味。凡尔赛新车几乎无异味,这对家里带娃的我影响巨大,索纳塔稍微有点味,忍忍就过去了,但对我来说不舒服。

8月底喜提一台既小众又冷门的车,雪铁龙凡尔赛C5X打破常规不似轿车也非SUV,车评人称其为独特瓦罐车引发关注-有驾

说到这,不得不说我不是法系盲粉,之前也开过法系老车,遇到过些毛病狗血事,但凡尔赛这车让我又燃起了对法系车的信心。评估这么多维度,我挺满意自己的决定。

上次去4S店,销售小刘跟我聊起来,他说:你这车买得值,法系个头不错,底盘扎实,调教有自己特色,但你得多养养车,别光顾着开。这句话我听着挺有道理,养车不麻烦不现实,谁还不是琢磨着省事儿呢。

对了,前几天我拆开后备箱盖板,意外发现内部做工细节用料还挺扎实,有一圈软质密封条,密封性能比同价位便宜SUV好不少。这样的细节虽然不起眼,但绝对是我选它而非别的车时考虑的一小点。

说说自我修正吧,一开始我还觉得凡尔赛买得小众,可能是得为情怀买单的结果,其实现在下来想,性价比也挺实在的,只是不是市场主流罢了。毕竟市场领域吃香的不一定代表个人体验好。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有没有想过,独特定位的车究竟能不能赢得消费者认可?或许人们还是更愿意被大众脸安全感所吸引,毕竟买车就像买一双鞋,你得穿着舒服,而不是别人都用的款式。

8月底喜提一台既小众又冷门的车,雪铁龙凡尔赛C5X打破常规不似轿车也非SUV,车评人称其为独特瓦罐车引发关注-有驾

那么说了这么多,我好奇的是——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特别小众却在体验上绝对拿得出手的车?或者说,买车时,你最不能妥协的细节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也像我这样常常被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吸引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