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台VV5,2.0T的。昨天开着跑到140码的时候,我看了下转速,好像还在1800转左右。这速度感觉挺稳的,心里还嘀咕,难怪外界说这个车的底盘扎实,不像其他品牌那样飘。
其实我平时开车不喜欢深踩油门,基本就是压着不超速20%左右的惯。主要怕闯祸,又觉得油门踩太重车子反应快,容易刹不住。可是这车在140码的时候,居然一点都不给我飘或晃的感觉,座椅也特别稳,一路平稳行驶。
我甚至有点琢磨,为什么这个级别的SUV,能做到这么稳定?是不是底盘调校真那么用心?我看了些评论,确实这款VV5的悬挂调得还算硬实,比起别的同价位紧凑型SUV,舒服度差不了多少,尤其在高速上表现还不错。可是我还挺纳闷,这速度还能那么稳,不像我之前开过的某些车,130码就开始轻飘飘的了。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自己对油门的感受其实没有特别多的系统学,反正就是慢慢惯了提速点,不深踩也不猛踩,车就自己跑。估计那什么转速1800转,是发动机在经济区附近,省油之类的惯。
对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跑高速时,特别在意车的声浪?我倒是觉得没必要太追求那种轰鸣声,反倒觉得越静越舒服。去年试过一辆同级别的SUV,声浪悄悄的,但微微发闷,传到车内就像咕噜噜的水声,不怎么协调。
我这次还注意到一点,小伙伴说这车中高速油耗控制到8L/百公里左右,我觉得还行,毕竟是自然吸气+涡轮的组合,油耗还算合理。对比起一开始纯涡轮的车,那个油耗似乎高了点,尤其在高速,反正我会更偏向于稳定。算算保值率也挺重要的。这个价位上,市面上还没有明显亏钱的车,但我猜测,VV5的保值率还是比大部分自主品牌的SUV要略高一点。
说到供应链,觉得这个行业就像是组装玩具。零部件来的快,要用的好才行。像我朋友修车,他就说,很多国产车的变速箱其实是借来的,或者说一模一样的厂家出品,但调校可能不同。就像我那天看到的某品牌套件,价格差距大,但压根就是同一批货。
其实研发这个东西,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有时候,就如你买的户外运动鞋,可能用料差别不大,但设计感就差了不少。去年我叔跟我说,他开了个厂,帮国内宝马供应零件,里面那帮工程师调调轮毂、缸体,就像调咖啡里的糖,少一点不行,多一点又闹笑话。就算整个工艺链很长,但核心永远是细节控。
接着转个小跑题:你们觉得,现在车越开越智能,真的用得顺手吗?我试过几款带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车,有时候就觉得麻烦,比自己开车还累。尤其在高速上,那些什么主动刹车、车道保持功能,很多时候还不如自己灵敏。像我有次在高速上看到前车减速,系统提前刹车,结果自己那个惊,差点把人吓晕。要不然为什么我还喜欢手动?反正也都听说那些辅助有时候不靠谱。
(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们有没有碰到这种情况?自动辅助反而变成压力,心里想:哎,这东西不,我自己稳才真稳。
车子跑140码还稳,心里其实挺踏实的。你说这技术是不是迈进新高度?我别的没啥高见,但至少知道,这辆VV5在高速上那点小技巧——保持转速,不深踩油门,车子就不乱。这种感觉,挺难得的。
一方面我想,如果车厂能把悬挂调得再软一点,可能高速舒适度会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成本控制又让他们不能全靠调硬,否则乘坐体验会变差。其实就像拍照——快门快、曝光准确,才能拍出照片;调悬挂,也是在赚用户的钱和体验之间找平衡。
突然想到,车身感觉像是沉在水底,但又能随时冲出水面。这是不是就像咱们生活的节奏,一边要稳稳当当,一边又要赶路?我是不知道,未来这车还能不能一直这么稳。
或许下一次我开车出去,我会试试更深踩点油门,看看有没有突如其来的加速快感。但开到180码那瞬间,我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不是说追求速度,而是那种踩出感觉的满足感。
你们觉得,这种高速上的车,真实体验到的安全感,有多大?还是说,只有试驾才知道?这个问题,留给你们吧。
(这段想继续跑题,也不想太死板,嘛,车就是要玩得尽兴嘛)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