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高质量出海再下一城:落子巴西,撬动拉美市场增长极

长城巴西建厂这事,老实说真让我刮目相看了

说实话,这些年我也算是见证了不少中国车企的起起伏伏,但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投产这个消息,真的让我这个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都忍不住要说说。

从4S店小白到见证中国车企出海

还记得我刚入行那会儿,在4S店卖车的时候,提到自主品牌,客户基本都是摇头的。那时候长城还主要靠哈弗H6在国内市场打拼,谁能想到现在人家都把工厂开到巴西去了,连巴西总统卢拉都亲自到场签名?这波操作我是真服气的。

不吹不黑地说,长城这次落子巴西,绝对不是什么冲动决定。作为一个带着老婆孩子试驾过无数台车的奶爸,我特别能理解什么叫“战略布局”。就像咱们买房要看地段一样,长城选择巴西这个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那是相当有眼光的。

巴西工厂到底意味着什么?

话说回来,可能很多朋友会问:长城在巴西建个厂,跟咱们国内用户有啥关系?这个问题问得好!

说句良心话,这事意义大了去了。长城能在海外站稳脚跟,说明咱们的产品力是真过硬的。我这些年试驾长城的车,从早期的哈弗H6到现在的魏牌系列,进步那是肉眼可见的。特别是NVH控制和底盘调校,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强。

长城汽车高质量出海再下一城:落子巴西,撬动拉美市场增长极-有驾

但是吧,更重要的是,长城这次不是简单的“卖车到巴西”,而是把整个“研产供销服”的体系都搬过去了。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奶爸角度看长城的“生态出海”

不得不承认,我刚开始也没完全理解长城的这个策略。直到我带着家人去年试驾了哈弗H6的混动版本,这才明白过来。

那次试驾印象特别深,我老婆一上车就说:“这内饰质感比咱家那台合资SUV还好。”孩子在后排也不闹腾,说空间够大、坐着舒服。我自己开下来,油耗表现确实让人意外——市区拥堵路况下,百公里油耗能控制在6L左右,这个数据放在同级别车型里,真的是没谁了。

你说巧不巧,长城在巴西投产的首批车型里,就有哈弗H6系列。而且人家还带去了Hi4混动技术。要知道,巴西的新能源渗透率还不到10%,这波技术输出,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这个必须得说说:长城的“实用主义”路线

长城汽车高质量出海再下一城:落子巴西,撬动拉美市场增长极-有驾

作为一个开了50万公里的老司机,我最看重的就是实用性。长城巴西工厂年产能5万台,初期生产哈弗H6系列、哈弗H9、2.4T长城炮,这个产品组合我是服气的。

为什么?因为这三款车基本覆盖了家用SUV、硬派越野、皮卡三大细分市场,而且都是长城的拳头产品。特别是长城炮,我去年在内蒙古试驾过,那个通过性和载重能力,说句实话,在同价位里真找不到对手。

但是吧,最让我觉得长城这次“走心”的,是他们在巴西的本土化策略。不光是建厂生产,还深度融入当地文化,创造就业机会。这就不是简单的“卖车”了,而是真正的“共建”。

理性分析:长城出海的“含金量”

话说回来,中国车企出海这事,最近几年确实挺热闹的。但是吧,真正做到长城这种程度的,说句良心话,真不多。

咱们来看看数据:长城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400家,产品销售范围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而且在巴西市场,长城近三年年销量2.9万辆,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9.8%,超出行业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长城汽车高质量出海再下一城:落子巴西,撬动拉美市场增长极-有驾

这些数字背后,体现的是什么?是产品力,是口碑,更是长期主义的战略眼光。

结果没想到,这可能只是开始

从我这个奶爸的角度来说,长城巴西工厂投产,最大的意义可能不是眼前的产能和销量,而是为中国汽车“高质量出海”树立了一个标杆。

想想看,以巴西为支点,辐射整个拉美市场,这个想象空间有多大?而且长城还计划把Hi4混动技术带到拉美,这种技术输出的模式,才是真正的“高质量”。

简单来说就是:长城这次不是去“抢饭碗”的,而是去“做蛋糕”的。这种格局,这种眼光,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

最后说两句

长城汽车高质量出海再下一城:落子巴西,撬动拉美市场增长极-有驾

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作为一个十几年的汽车从业者,我见过太多企业的兴衰起伏。长城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绝对不是运气,而是踏踏实实的产品力和清晰的战略眼光。

巴西工厂投产只是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但不管怎么说,能让巴西总统亲自站台,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这份成绩单,咱们中国车企是值得骄傲的。

大家觉得呢?对于长城的这次“出海”大动作,各位车友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聊聊,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