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车主一年后的忏悔:12.48万买下200km续航混动车,如今肠子悔青,只因当初没算清这笔账

合肥车主一年后的忏悔:12.48万买下200km续航混动车,如今肠子悔青,只因当初没算清这笔账

上周末在服务区遇到个老哥,开着辆去年刚提的插混。聊到车,他叹了口气:“早知道直接上纯电了。”我一愣,这车看着挺新,咋就后悔了?他掏出手机翻出记录给我看:“你瞧,提车到现在一年零两个月,真正跑超过500公里的长途,总共就三回。平时上班来回三十公里,周末带孩子去个游乐场、看个电影,哪次超过一百公里了?”

合肥车主一年后的忏悔:12.48万买下200km续航混动车,如今肠子悔青,只因当初没算清这笔账-有驾

他说得没错。很多人买车时脑子里想的都是“万一要自驾进藏呢”“过年回老家一千多公里呢”,结果一年下来,那套混动系统大半时间就是个摆设。保养比纯电麻烦,用车成本也没省多少。

新上的车型配置确实拉满了不少。云辇-C智能阻尼、高速爆胎稳定、电子怀挡、辅助驾驶基本标配,亏电油耗压到3.4升左右,纯电能跑200公里,综合续航1600多公里。置换补贴算下来12万出头就能拿下。

这配置搁以前得多花好几万。可评论区还是有人不满意:“怎么不直接上300公里纯电续航?”

合肥车主一年后的忏悔:12.48万买下200km续航混动车,如今肠子悔青,只因当初没算清这笔账-有驾

说实话,做电池出身的品牌要堆电池容量,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问题是底盘就那么大空间,电池多装了车身要么加高,要么挤占其他地方。更要命的是车重上去了,能耗反而可能更高。这跟背着大包爬山一个道理,东西是带够了,腿也真累够呛。

我在合肥这边,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是这情况。有个哥们儿去年花14万多提的顶配,带按摩座椅、冷暖冰箱,当时觉得真值。开了小半年跟我吐槽:“纯电续航180公里根本用不完啊,我每天充一次电,一周加一次油都嫌多。早知道省那几万块钱直接上纯电,保养费都省了。”

合肥车主一年后的忏悔:12.48万买下200km续航混动车,如今肠子悔青,只因当初没算清这笔账-有驾

江浙沪那边更明显。充电桩密得跟奶茶店似的,开纯电中途喝杯咖啡就补满了。我有个在杭州的同学,去年换车直接上的纯电,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来回三四百公里,高速服务区充个电刚好休息一下。他算了笔账给我听:一年跑两万公里,电费省下的钱够他多去趟三亚了。

北方情况稍微复杂点儿。淮河以北的朋友担心冬天掉电,老小区没车位装不了充电桩的也不少。这种情况下混动确实更稳妥些。但用着用着,有些人还是会犹豫——真正需要跑长途的时候,一年能有几回?

合肥车主一年后的忏悔:12.48万买下200km续航混动车,如今肠子悔青,只因当初没算清这笔账-有驾

从厂家公布的数据看,纯电车型销量占比这两年一直在涨,都快占到三分之二了。这说明啥?说明大部分人算明白账了。混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那些确实经常跑长途,或者充电条件不好的场景。

所以200公里纯电续航到底够不够?得看你自己的情况。你家到公司多远?一周去几次郊区?一年开车回老家几趟?这账得掰开了算清楚。

我那个在服务区遇到的老哥,最后跟我说:“下次换车,肯定直接上纯电。这次算是交学费了。”他这话或许说得有点绝对,但至少提醒了一点——别让想象中的需求,绑架了真实的用车场景。

合肥车主一年后的忏悔:12.48万买下200km续航混动车,如今肠子悔青,只因当初没算清这笔账-有驾

车这东西,终归是工具。够用,比什么都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