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们得聊点让人心头拔凉的事儿。
说起飞度,咱们80后、90后谁心里没点小情怀?
当年那可是“神车”级别的存在,皮实耐用,油耗低得像喝水,简直是性价比的代名词。
想想那时候,一年能卖个十几万台,A0级市场那叫一个“飞度”说了算,市场份额占了大半江山。
可如今呢?
我跟你说,前阵子看到7月份的销量数据,当时就愣住了——75台!
你没看错,就75辆。
这数字,简直比冬天里的一盆冷水,让人瞬间清醒。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飞度吗?
时代的浪潮,这是要把曾经的“平民超跑”直接拍在沙滩上,而且还是那种没人搭理的荒凉沙滩?
咱们掰扯掰扯,这飞度怎么就跌落神坛了?
过去,它的优势那叫一个突出:动力够劲,空间利用率极高,还有那“保值”的名声,简直跟个理财产品似的。
可现在,汽车行业变化太快了,新能源的浪潮那是汹涌澎湃,你飞度还守着燃油车的“老本行”,这感觉就像是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还穿着老旧的衣服,有点跟不上趟了。
先说动力。
以前那台1.5L发动机,配上CVT变速箱,开起来那是相当的利索,尤其是在城市里,起步加速那叫一个“跟脚”。
现在呢?
再看看同级别的国产新能源小车,那些电动机的扭矩输出,那爆发力,简直是降维打击。
你飞度的“超跑”名号,在电门一踩就到的扭矩面前,是不是有点名不副实了?
再看价格。
8到10万这个区间,在国内汽车市场,那可是竞争异常激烈的地方。
你飞度,标配是什么?
中控屏都没有,多媒体系统也相当基础,就连收音机,居然还得额外选配!
这配置,说“简陋”都算给面子了,简直就是“返璞归真”,但问题是,这种“真”,需要付出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是价格。
对比一下比亚迪海豚,同样价位,甚至更便宜,人家直接给你“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搬来了,还有那贯穿式大联屏,科技感和智能化程度,那是在按着飞度的配置摩擦。
海豚7月销量近1.3万,国内国外都卖得好,这才是新一代的“全民神车”嘛。
飞度这75台的销量,我真是替它捏把汗。
我甚至有点好奇,现在这个“卷”成这样的时代,是什么样的人,还能义无反顾地选择这75台飞度中的一辆?
难道真的是情怀值钱?
还是对“没有大屏”有着某种特别的坚持?
我猜,可能还有一些老车迷,对本田那种“机械质感”有特别的喜爱,或者纯粹就是喜欢它那张“囧脸”。
但话说回来,这75台,连人家比亚迪海鸥一天卖出的数量的零头都不到,这差距,已经不是“大”能形容的了,这简直就是“天堑”!
飞度从2004年国产算起,在中国市场已经摸爬滚打21年了,这积累的感情基础可不浅。
曾经的辉煌,历历在目。
2019年,它还是小型车销冠,那会儿一个月能卖1.5万台,一年15万台,妥妥的A0级市场“领头羊”。
可这才过去几年?
6年!
6年的时间,就把市场份额“吃”得差不多了,现在只能靠75台“情怀粉”撑着。
去年春天出了新款,按理说该有点起色吧?
结果呢?
销量还是“原地踏步”,甚至不如散步。
这事儿,真的得好好琢磨琢磨。
汽车行业的变化,真的可以用“风云变幻”来形容,甚至是“沧海桑田”。
五六年,在咱们普通人看来好像不长,但在汽车这个更新换代快、技术迭代猛的行业里,这简直就是“一个时代”的距离。
今天你风光无限,明天可能就没人认识了。
就像我们曾经追捧的很多明星,现在可能都淡出大众视线了。
所以,华为的任正非不让华为深度参与造车,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个决定,我个人是相当理解的。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固守老一套,不思进取,就算曾经是“神车”,也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就像飞度,曾经的“空间魔术师”,曾经的“保值神车”,如今却因为死守燃油路线,再加上减配提价的操作,把自己逼到了绝境。
如果本田在电气化、智能化以及最重要的定价策略上,不能拿出点真东西,拿出点让消费者真正动心的地方,飞度很可能就会步铃木雨燕的后尘,彻底告别中国主流市场。
现在的小型车市场,已经不是靠情怀就能打天下的年代了。
未来的市场,是属于那些能精准抓住用户需求的,能提供真正价值的车型。
就像现在的新能源小车,它们抓住了年轻人对科技感、对实用性、对经济性的需求,它们懂年轻人想要什么。
它们提供的是解决方案,是生活方式的升级,而不仅仅是一台代步工具。
所以,各位怎么看?
飞度这75台的销量,是不是像一个警示,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只有不断创新,紧跟潮流,才能不被淘汰?
那些过去的辉煌,终究会成为历史。
而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应该擦亮眼睛,选择那些真正跟得上时代步伐,能给我们带来更好体验的汽车。
毕竟,买车这事儿,既要看情怀,更要看实力,对吧?
汽车行业的发展,就是这么残酷又精彩。
飞度的经历,也许只是一个缩影,折射出整个汽车产业在新能源转型中的阵痛与蜕变。
而那些能够拥抱变化,乘风破浪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