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空调更冷,是错觉还是事实,真相来了

炎炎夏日,相信不少同时开过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朋友都有过类似的困惑:一屁股坐进燃油车里,打开空调,那股从出风口喷涌而出的冷风,感觉就像是直接从冰库里抽出来的一样,力道十足,瞬间就能把人从酷暑中解救出来。

可换到电动车上,即便温度调得再低,风量开到最大,那股凉意似乎总是要“温柔”一些,少了一点那种直击灵魂的“劲儿”。

于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就诞生了:“还是油车的空调给力,电车的不行。”那么,这究竟是客观事实,还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错觉和偏见呢?

燃油车空调更冷,是错觉还是事实,真相来了-有驾

其实,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一下,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油车对电车”这么简单。

最近就有一场在40摄氏度高温暴晒下的公开对比测试,结果可能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在那场对决中,来自中国的蔚来ES8在车厢降温速度和温度保持的稳定性上,表现都超过了同场竞技的传统豪华品牌宝马X5。

这个结果清晰地告诉我们,电动车的空调系统不仅不弱,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实现了反超。

要弄明白这其中的奥秘,我们得先从根源上了解汽车空调是怎么工作的。

它的基本原理和我们家里的空调没什么两样,都是靠一个叫做“压缩机”的部件,把一种叫“制冷剂”的特殊液体进行压缩,经过一系列物理变化后,在车内的蒸发器里瞬间气化吸热,从而把空气变冷,再由鼓风机吹到我们身上。

燃油车空调更冷,是错觉还是事实,真相来了-有驾

既然大家用的制冷剂都差不多,核心原理也一样,那么体感上的巨大差异,主要就来自于两个关键点:压缩机的类型,以及控制它的“大脑”——也就是程序设定。

许多传统的燃油车,尤其是价格相对实惠的车型,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定频压缩机”的设备。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最简单的电灯开关,它只有两个工作状态:“开(全力工作)”和“关(完全停止)”。

它的动力直接来自发动机的皮带,只要发动机一启动,它就能立刻进入百分之百的满功率运行状态。

这种简单直接的工作方式,带来的效果就是出风口的温度可以降得非常低,甚至在空气湿度大的时候,你都能看到出风口结出白色的霜。

这种极致的低温,自然会给人一种“冷得猛烈”的强烈感受。

燃油车空调更冷,是错觉还是事实,真相来了-有驾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温度控制不够精确。

当车内温度达到你设定的24度时,它会“啪”地一下停机;等车里温度稍微回升,它又会“嗡”地一下重新全力启动。

这样周而复始,车内温度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让人感觉一阵冰冷一阵温热,舒适性上打了折扣。

而绝大多数电动车,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续航里程焦虑。

工程师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节省电能,所以它们普遍采用了一种更先进、更节能的“变频压缩机”。

这个东西就不像开关了,它更像一个可以平滑调节的音量旋钮,功率输出可以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自由滑动。

燃油车空调更冷,是错觉还是事实,真相来了-有驾

刚启动空调时,为了快速降温,它同样可以火力全开。

但随着车内温度逐渐接近你的设定值,它就会非常智能地把功率慢慢降下来,用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来维持温度。

有些设计精良的电动车,它的控制程序甚至会设定一个合理的降温时间,比如在五分钟内平稳地把温度降到位,而不是不计成本地一味追求最快速度,让续航里程像沙漏一样飞速流逝。

所以,我们感觉到的“温柔”,并非代表它“弱”,而是它一种更智能、更注重能效和持续舒适性的工作风格。

当然,技术是在不断融合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端燃油车为了追求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乘坐舒适度,也开始装备变频压缩机。

燃油车空调更冷,是错觉还是事实,真相来了-有驾

同样,也有一些强调性能的电动车,为了满足部分用户对“瞬间冰爽”的追求,会把空调的初始制冷程序调校得非常激进。

因此,我们不能再简单地用“燃油”或“电动”来划分空调的强弱,更准确的说法是,这是由“压缩机硬件类型”和“厂家程序调校策略”共同决定的不同风格。

除了空调系统本身,还有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车子这个“容器”本身。

如今的电动车为了追求所谓的“科技感”和未来感,特别偏爱使用大尺寸的全景天幕和多块液晶屏幕。

这些设计在视觉上固然很吸引人,但在炎炎夏日里却带来了新的挑战。

那块巨大的玻璃车顶,即便贴上了隔热膜,在烈日当头下依然是一个巨大的热量来源,源源不断地向车内传递热量,这无疑给空调系统增加了巨大的负担。

燃油车空调更冷,是错觉还是事实,真相来了-有驾

同时,中控台和仪表盘上那些紧挨着出风口的屏幕,也让工程师们投鼠忌器,他们不敢让出风口的温度降得过低,以防低温冷凝水对精密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

这就导致,即便用上了同样强大的压缩机,放在一个更容易被晒热、并且有诸多限制的电动车里,最终我们感受到的制冷效果,可能就要比结构相对传统的燃油车差上一些。

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场景。

为什么很多人会固执地认为“油车空调更凉快”?

因为他们记忆最深刻的,往往是那个最典型的场景:中午时分,车在露天停车场被晒得滚烫,人一钻进去,点火,把空调开到最大,不出两三分钟,一股刺骨的冷风就从出风口吹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

定频压缩机那种“简单粗暴”的优势,在这个剧本里被无限放大了。

燃油车空调更冷,是错觉还是事实,真相来了-有驾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剧本,情况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清晨送孩子去上学,路程很短,只有几公里。

燃油车这边,发动机的水温还没能完全升到最佳工作温度,空调系统的效率也还没达到顶峰,可能车开到学校门口了,车厢里才刚刚感觉不那么闷热。

而电动车的优势此刻就显现出来了,很多车主在上楼拿东西的间隙,就可以通过手机APP提前启动空调。

等他们下楼打开车门,迎接他们的就是一个已经调整到22摄氏度的干爽舒适空间。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便利和舒适,其价值远比单纯比较出风口最低温度更有意义。

燃油车空调更冷,是错觉还是事实,真相来了-有驾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节能与智能控制无疑是未来的主旋律。

压缩机的效率越来越高,控制逻辑越来越精细,热泵等新技术的应用也让电动车的空调系统变得更加聪明。

过去我们总觉得电动车空调因为要顾及续航而戴着“镣铐跳舞”,但现在,这些“镣铐”正在被一代又一代的新技术和新算法逐渐卸下。

说到底,所谓的“燃油车空调更冷”,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幻觉,很多时候是真实存在的感受,但它也绝非一条不可动摇的铁律。

这种感受的背后,是压缩机技术、厂家控制策略、车身结构设计以及我们使用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反映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究竟是追求那一瞬间的“暴力”降温,还是享受一整段旅程的“恒定”清凉?

今天,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新势力用事实证明,在同等严苛的条件下,电动车的空调体验完全可以做到又快又稳,甚至更胜一筹。

与其抱着“油车更凉”的刻板印象不放,不如先问问自己,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当你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那一口“暴躁”的冷风,还是一路“顺滑”的凉意时,无论是在选择新车,还是在日常用车时,心里自然就有了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