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亏了25亿,新董事长工资是零,合资车卖不动了

这事儿有意思了。

我刚看到广汽集团的半年报,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不是因为那亏损的25个亿,说实话,现在这年头,车企不亏点钱,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真正让我“咦?”了一声的,是他们新上任的董事长,冯兴亚先生,2024年的报酬——零。

你没看错,一个大写的“0”。

一个执掌着年营收几百亿、员工好几万的汽车巨头的掌门人,去年一分钱工资没领。这剧本,放电视剧里都得被骂太假。是冯总觉悟高,视金钱如粪土,一心一意为人民造车?还是说,这背后藏着什么咱普通人看不懂的门道?

来,搬个小板凳坐好,咱爷俩今天就来盘一盘这“零元董事长”背后,那盘根错节的大棋局。

首先得把话说清楚,这个“零元”是个技术性问题。冯总是2025年2月才正式挂帅的,2024年的年报,自然体现不出他作为董事长的薪酬。他之前是总经理,那份工资肯定不少。所以,这更像是一次财报时间差带来的美丽误会。但你别说,这误会可太有戏剧性了,简直就像是给广汽这艘正在经历风暴的巨轮,披上了一件“掌舵人无私奉献”的悲情外衣。

广汽集团亏了25亿,新董事长工资是零,合资车卖不动了-有驾

可这外衣底下,是冰冷刺骨的现实。

-25.38亿。

这数字,不是红酒的年份,是广汽上半年归属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而且一亏就是个大数目。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你家那个一直考班级前十的壮实儿子,突然有一天拿回一张不及格的成绩单,还欠了小卖部一大笔钱。你第一反应不是打他,而是懵了:这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广汽经历的,是一场席卷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血腥风暴。

过去,广汽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手里攥着两张王牌——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这两家合资公司,简直就是印钞机。你闭着眼睛买它们的车,省心、保值,开出去还有面儿。靠着这两棵摇钱树,广汽躺着都能赚钱,自己的亲儿子“传祺”品牌,也能在大树底下好乘凉,慢慢发展。

但时代变了,变得快得让人喘不过气。

你猜怎么着?一夜之间,满大街跑的都是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车。比亚迪、特斯拉,还有那帮“蔚小理”,像一群饿狼一样冲进了羊圈。他们不讲武德,上来就掀桌子。什么发动机技术、变速箱逻辑,在他们眼里都是老古董。他们玩的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零百加速。更要命的是,他们玩起了价格战。

今天你降两万,明天我就敢送你全套家电。这场仗打下来,血流成河。

传统的燃油车,尤其是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一下子就蒙了。以前是消费者排队加价提车,现在是销售追着你屁股后头喊:“哥,再送您一套脚垫,分期免息,考虑一下?”这种落差,谁受得了?

广汽,这个曾经的优等生,就被精准地打在了七寸上。它的利润奶牛——“两田”,销量开始疲软。而它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埃安”,虽然销量看着还行,但主要是靠网约车市场撑着。说白了,就是B端走量,C端市场的品牌形象还没立起来。高端上不去,低端又被价格战打得没利润。这种上下夹击的窘境,是最难受的。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一身横练的筋骨,练了一辈子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手枪。你一身的内力,还没来得及运功,就已经被打成了筛子。

现在,你再回头看冯兴亚这个“零元董事长”,是不是就有另一番味道了?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接力棒,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份在悬崖边上签下的军令状。

冯兴亚不是空降兵,他是个在广汽干了二十年的老将。从广汽丰田的销售部一路干起,到集团的总经理,再到今天的董事长。他对这家公司的了解,可能比他对自己手上的掌纹还清楚。他见证了广汽最辉煌的时代,也亲历了合资品牌“躺赢”的黄金岁月。

广汽集团亏了25亿,新董事长工资是零,合资车卖不动了-有驾

但正是因为这样,他的担子才更重。

一个外来的和尚,搞砸了,拍拍屁股可以说“水土不服”。但你不行。你是在这片土壤里长起来的,你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老同事、老部下的心。你成功了,是力挽狂澜;你失败了,可能就是“晚节不保”。

我估摸着,他现在每天睁开眼,脑子里盘算的可能就几件事:

第一,油车这盘基本盘,怎么稳住?不能一下子全扔了,那可是现金流的命根子。但再这么守下去,就是温水煮青蛙。这个“度”怎么拿捏?是像诺基亚一样死守塞班,还是壮士断腕?

第二,电车这块未来,怎么突破?埃安的网约车标签怎么撕掉?怎么让普通消费者觉得,买一辆埃安,跟买一辆Model 3一样酷?这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和品牌营销,可公司现在正在亏钱,钱从哪儿来?

第三,内部这盘大棋,怎么调动?一个庞大的国企集团,内部山头林立,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改革,要转型,必然会动到很多人的蛋糕。你这个新官,三把火怎么烧?烧轻了,不痛不痒;烧重了,可能把自己先给燎了。

你看,这哪是当董事长,这简直就是在玩最高难度的战略游戏,而且还是hard模式,不能存档,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更有意思的是财报里的另一个细节。公司亏着25个亿,但年度分红方案还在继续。每10股派个几毛钱。钱不多,但这是个态度。

这个态度很微妙。

对股东来说,这是在说:“老铁们别慌,我们家底还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该给你们的利息少不了。”这是一种信心的展示,哪怕这种信心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

对内部员工来说,这又像是在传递一种信号:“别看外面风大雨大,我们这艘船还稳得住,别自乱阵脚。”

但对我这样的局外人来看,这更像是一种巨大的惯性。一艘巨轮,即便引擎出了问题,它也会因为自身的惯性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发分红、高管领着百万年薪(除了那个“零元”的董事长),这些都是“正常运转”的惯性表现。可海面下,冰山已经越来越近了。

说白了,冯兴亚和他带领的广汽,现在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往左,是燃油车的黄昏,风景熟悉,但路已到尽头;往右,是新能源的黎明,充满希望,但荆棘丛生,杀机四伏。

广汽集团亏了25亿,新董事长工资是零,合资车卖不动了-有驾

他没有退路。

那个“零元”的标签,很快就会被他真实的、可能高达几百万的年薪所取代。但这个偶然出现的“零”,却像一个隐喻,一个时代的注脚。它标志着一个“躺赢”时代的结束,和一个需要掌舵人拿出“不计报酬”的拼命精神,才能杀出一条血路的新时代的开始。

冯兴牙的案头上,摆着的不是一份靓丽的财报,而是一张沾着血和泪的战书。对手不光是同行,更是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本身。

这戏,才刚刚开场呢。

我就说到这儿,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呗,是觉得广汽能杀回来,还是觉得这艘大船,掉头太难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