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丰田那个价格一出来,39.98万,我泡着的几个车迷群,聊天记录跟心电图似的,先是死一般地静止了三秒,然后瞬间拉到了满格。
屏幕上刷过去的,除了问号就是各种匪夷所思的表情包,仿佛大家的三观都被这台挂着YARIS名字的小车给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
真的,这事儿太不讲道理了。
40万是什么概念?
是在BBA店里能挺直腰杆跟销售聊聊3系和A4L的底气,是在某些城市能让丈母娘露出欣慰笑容的首付。
结果丰田告诉你,你可以用这笔钱,买一台雅力士。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买菜接娃用,以省油耐用著称的雅力士。
三缸,手动挡。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丰田这帮人是不是刚从哪个没有网的山里出来?
他们不知道在中国市场,“三缸”这两个字几乎等同于“物理劝退”吗?
这操作,简直是把“人傻钱多”四个大字直接怼到了我们脸上。
但…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就在这儿。
在一片“智商税”的骂声中,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心里跟猫抓似的。
因为我们这群人脑子里存着另一套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
看到这个价格,我们想到的不是雅力士,而是另一个名字:WRC。
你要知道,这台叫GR YARIS的玩意儿,跟你在路上看到的普通雅力士,除了名字和车灯长得像,可能连个螺丝都是不通用的。
它是个“规则怪胎”,是丰田为了重返世界拉力锦标赛那个疯子窝,不得不造出来应付规则的民用版赛车。
所以你花40万买的,压根就不是一台丰田,而是丰田整个Gazoo Racing赛车部门的梦想和偏执。
它不对市场负责,只对赛道负责。
想通了这一点,再来看这台车,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
那个被千夫所指的三缸发动机,代号G16E-GTS。
这玩意儿简直是工程学的奇迹,或者说暴力美学。
丰田的工程师也不知道给它喂了什么猛料,硬是从1.6升的排量里,榨出了304匹马力。
这是一个让无数2.0T甚至更大排量发动机都汗颜的数字。
它不是你印象里那个在等红灯时抖得像得了帕金森的三缸机,这是一个披着三缸外皮的恶魔,每一脚油门下去,都在用咆哮告诉你,偏见是多么的可笑。
这台丰田GR YARIS的三缸发动机,完全颠覆了认知。
还有那套GR-FOUR四驱系统。
这可不是城市SUV上那种假模假样,雨天打滑才象征性介入一下的“伪四驱”。
它前后都带了托森限滑差速器,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让你在弯道里可以为所欲为的“物理外挂”。
你感觉车要失控了?
它偏不,它能把车死死地按在地上,那种不讲道理的抓地力,开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
为了这一切,丰田甚至专门给它建了个工厂。
车顶是碳纤维的,车门和引擎盖是铝的,一切都是为了减重,为了性能。
所以你看,这哪是造一台家用车,这分明是在不计成本地攒一个大玩具。
当然,这个玩具的代价是惨痛的。
它的内饰,说好听点是“战斗气息”,说难听点就是“犯罪现场”。
满眼都是硬邦邦的塑料,设计简陋到你甚至会怀疑这是不是一台21世纪的车。
你要是敢开这车去接女朋友,我保证她上车五分钟,就会开始盘算着怎么跟你分手。
实用性?
对不起,这车的设计师字典里就没这个词。
所以,到底谁会买这么一台优缺点都如此极端的性能小钢炮?
买它的人,家里一定还有一台更舒服、更实用的车。
他们不会在乎油耗,也不会在乎保养。
他们买的,是在这个汽车越来越像手机,越来越无聊的时代里,一份稀缺的、纯粹的机械质感。
是在一个自动驾驶即将普及的年代,一个依旧需要你用全部身心去沟通、去驯服的“老顽固”。
我那个开宝马的朋友就完全无法理解,他觉得花40万买这么个“半成品”简直是疯了。
他没错,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他100%正确。
但他不懂,对于某些人来说,汽车从来就不只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工具。
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延伸。
这台GR YARIS,就是丰田为这群“少数派”准备的一份厚礼。
它用一个荒谬的价格,粗暴地筛选掉了所有的路人,剩下的,都是能产生灵魂共鸣的同类。
它就像是车圈里的“臭豆腐”或者“榴莲”,爱的人爱到骨子里,恨的人闻到味儿都想绕着走。
所以,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
这问题本身就毫无意义。
因为它压根就没打算用“值”或者“不值”来衡量自己。
它只是静静地待在那里,像一个孤傲的剑客,在等那个能懂它的人,拔剑出鞘。
那么,你会是那个拔剑的人吗?
还是觉得,这不过是丰天一场昂贵的自嗨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