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车型召回细节曝光 涉及安全与排放隐患
前几天在茶馆碰到老李,他一边抿着碗盖茶,一边说起“我那台朱丽叶可能要去4S店跑一趟了”。原来是8月29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了个新的召回通告,把好几个品牌、不同批次的车都点了名。听他这么一说,我才翻出来细看,这里面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占的比例还真不小。
他们这次一次性备案了好几类车型:2017年1月19日到2024年9月30日生产的部分进口朱丽叶和斯坦维,总共22870辆——毛病出在发动机控制模块的软件上,修过故障之后,那段燃油蒸发泄露代码死活清不掉。这事儿平时开着没啥感觉,可按排放标准来说就是不合规,有可能会有额外排放。老李说他去年年检的时候尾气数据就差点超标,现在想想也许早有苗头。
还有2023年5月底到10月初造的大切诺基4xe,也被列进来了,1861辆,说是第二排座椅头枕锁定机构会卡住,有时候把座椅立起来头枕还是折下去。如果真遇上追尾或者侧撞,这角度可就危险了。我邻居阿强以前开别的车时就因为后座靠背没锁牢,在一次急刹里磕到了家里老人,从那以后对这些小部件特别敏感。
另外134辆托纳利(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产),倒挡挂上去屏幕却不给你显示影像——这个问题我试过类似情况,当时是在地下车库拐弯,看不到后面差点蹭柱子,所以能理解为啥它算安全隐患。有师傅笑称:“这玩意儿比缺个雷达还吓人。”
商用车那边,曼恩商用车辆贸易(中国)有限公司也中招,他们88台进口底盘因为装配环节转向传动轴万向接头没装正,如果极端情况下脱落,那方向盘直接空转……修理厂的小高说这种事哪怕只发生一次,都够司机记一辈子,“大货失控可不是闹着玩的”。
宝马方面,这次数量少,但性质挺严重:四辆iX和一辆M760Le,高压动力电池模块框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损坏,不仅会让高压系统断电,还存在热失控风险。这种情况听得人心里直凉,因为电动车电池出事基本都是大事故级别处理。北京现代则召回152台第四代胜达,是8月份短短二十天内造出来的批次,原因是电动座椅调节开关触点间隙太小,有短路风险;长城汽车则查出了32台长城炮后排侧护面与骨架间隙不足的问题,会影响侧气囊展开效果——这种细节很多人买新车根本不会注意,更别提二手交易时有人拆看过没有。
各家的解决办法都已经公布,比如斯泰兰蒂斯刷新发动机控制模块软件、换掉不能锁直立位置的头枕、升级信息娱乐系统;曼恩检查并重新安装万向接头;宝马换掉受影响的电池模块;北京现代更换改进版座椅调节开关;长城则视情况更换整套后排座椅总成。有意思的是,北京现代售后的张工私下吐槽,说这批零件其实早在工厂质检环节就有人提意见,但流程走下来还是流入市场,“结果又得花钱返工”。
通知方式五花八门,有电话、有挂号信,还有互联驾驶消息推送。我一个群友刚收到短信提醒,还以为是诈骗电话,要不是客服耐心解释,他差点删拉黑。他后来特地问技师:“现在召回是不是越来越多?”技师笑道:“多说明查得严呗,以前一些小毛病能拖几年,现在半年内就叫回来弄。”监管部门专家也提到,这是国际通行做法,其实反映的是质量管控体系越来越完善,而不是单纯产品变差。
我自己倒觉得,这些故事听起来很官方,但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个下午请假跑趟店,再等半小时喝杯咖啡,看着技师钻进钻出的过程。有时候顺便聊两句保养经验,比如冬天北方加油口结冰怎么处理,比新闻稿里的那些技术术语更贴近生活些吧。至于老李,他已经约好了周末去刷程序,还打算顺便看看轮胎是不是该换雪地胎——毕竟东北秋风一起,就离第一场雪不远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