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过去半年还没听过比亚迪这个名字,大概率是手机丢了,或者朋友圈只剩理发和咖啡推荐。比亚迪像一支无形的大手,把整个汽车市场攥了个大花脸。短短七个月,卖出249万辆,出口54万。海外增长速度之快,连日本人都忍不住拿海豹拆开细细琢磨——好家伙,这哪买来的发动机?哪拼装来的电池?拆着拆着,估计日本工程师已经开始考虑转行做寿司了。
你说比亚迪厉害,董事长王传福摇头:国内称王,不算本事。真本事,是在世界版图上把对手按在地上摩擦。目前市场预测它今年能冲到500万辆,全球榜单前十已定,可丰田一年千万辆,比亚迪这小目标不过是给自家工厂打鸡血。说厉害还得有成绩单,不然都是儿戏。
比亚迪的厉害,不是一个车型砸出一条血路,而是矩阵式全面开花。王朝、海洋系列风风火火,王朝是老百姓买车时绝不绕开的门槛,秦系列只要6万,还高配,比买小电驴都划算。海豹光一个月能卖出4万多辆,堪比“鲨鱼”直冲市场深海,一票老牌日企慌得拆车自查,怀疑造车宝典是不是漏了几页。更别说高端的腾势和方程豹,低配起步30万,去年还有人质疑国产高端谁买?现在一边骂贵,一边下单,真香。
回头看看,比亚迪造车不过20年,前十年摸爬滚打,后十年爆发。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里,每卖出三辆新车,必有一辆是比亚迪。靠什么?用刀片电池,把电池成本打下来,还兼顾安全;混动技术把油耗拉到地板,供应链自产自足,别人还在四处采购搞关系,比亚迪早已把供应链玩成了自家花园。出口增速133%,泰国巴西建厂,日本东南亚市场刷屏,看得吉利、长城直呼师兄快慢点,留点汤喝。
但比亚迪的悖论也来了——便宜,能畅销;贵,难走高端。高端腾势和方程豹销量尚可,却离“百万豪车”还有段距离。丰田的全球霸主地位不是一朝一夕砍出来的,论品控论口碑,全球用户买账是一道加长的跑道。比亚迪要奔世界一流,不做国内王者,国内也不过是起步。
海外市场是新大陆,可也全是地雷阵。欧洲环保标准苛刻,有多少技术优势,先得过政策这关;美国关税翻倍,叠加“友商团”冷嘲热讽,比亚迪不是打高地步兵,是冲多元战线。一边推新车型,一边建海外工厂,又要用便宜打动市场,还要靠技术感赢取品牌信任,这盘棋下得让人捏一把汗。
但话说回来,比亚迪有一手老本事:自问自答。王传福那句“国内厉害不算厉害,国外厉害才算真厉害”,听着像鸡汤,细品就是战略。国内市场,不论多强,增长空间终有限,全球化才是硬道理。当别家还在苦思海外大门怎么敲开,比亚迪已经把门踹开一条缝,开始往里送“新国货”。
当下竞争越来越惨烈,电动车补贴退坡,特斯拉那边疯狂降价,传统车企也大打新能源牌。比亚迪要想不被大浪淘沙,靠的不只是销量,还是不断推陈出新和全球布局。出口虽然翻倍,总量不到四分之一,但已在海外扎根,技术被认可,品牌还需时间发酵。
它的故事,是中国制造冲击世界的缩影。十三亿人,几千万辆车,比亚迪硬是从中杀出一条黑马路线。今天它国内断崖领先,全球市场才刚起步,“超越丰田”还有很远,但没人敢小看这股劲头。谁曾想,20年前的不起眼造电池小厂,今天变成全球汽车格局上的一颗棋子,说不定哪天下成了主角。比亚迪的狂飙,本质是中国品牌的新篇章——慢慢靠近世界之巅,路还长,但每一步都踩得格外响亮。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