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鹏无缘前十!5月新能源销量谁称雄

小米、小鹏跌出前十!2025年5月新能源销量榜单一出,整个车圈都炸了锅。比亚迪月销近30万辆,吉利暴涨132%,鸿蒙智行杀回前五,而曾经风光无限的小米SU7和小鹏G6,却双双滑落至第十一、十二位——这背后,到底是市场变了,还是产品跟不上节奏了?作为一名常年跑试驾车、摸过上百款电车方向盘的“老司机”,我必须说:销量数字背后,藏着消费者最真实的选择逻辑。

比亚迪:稳如老狗,但你真懂它的“海洋哲学”吗?

29.3万辆,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卖出近1万辆新能源车。比亚迪的统治力,已经不是“强”能形容的了。但很多人只盯着数字,却忽略了它背后的布局逻辑。

我去4S店试驾过海豹DM-i,第一感受是:这车的底盘调校,越来越有德系味了。悬架不再是早期电车那种“漂浮感”,而是带点韧劲的支撑,过减速带干脆利落。为什么?因为比亚迪现在玩的是“平台化作战”——e平台3.0让三电系统高度集成,电池不再是“背在身上的砖”,而是成了车身结构的一部分,降低了重心,提升了扭转刚度。

再说设计。王朝系列的“龙颜美学”大家看腻了?但你注意过海洋网的“逐浪”线条吗?从车头贯穿到尾灯的波纹曲面,不只是为了好看,风阻系数能做到0.23Cd以下,每降低0.01,续航就能多跑5-8公里。我开过一圈,高速上确实安静,电机啸叫控制得比某些新势力还好。

但问题也明显:品牌太多,选择焦虑。比亚迪、腾势、方程豹、仰望,从10万到百万全覆盖。可普通消费者真能分清腾势D9和比亚迪夏的区别?产品力强,但品牌叙事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

小米小鹏无缘前十!5月新能源销量谁称雄-有驾

吉利:暴涨132%的秘密,藏在银河A7的“无界前脸”里

13.04万辆,同比增长132.1%——吉利这波涨得有点“吓人”。但如果你开过银河E8,就会明白:吉利的新能源,终于不再“油改电”了。

我在杭州试驾过银河E8,第一眼就被那个45英寸8K大屏震住。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座椅——用了类似保时捷的“动态侧向支撑”设计,转弯时能自动加压,过弯稳得像贴地飞行。这背后是吉利自研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合1电驱”,把电车的“性能感”和“安全感”绑在了一起。

而即将上市的银河A7,前脸叫“无界”,没有传统格栅,靠主动进气格栅调节风量。这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把风阻压到0.199Cd——目前全球量产车最低之一。我问过工程师,说这设计连特斯拉都参考过。吉利现在走的,是一条“技术低调,实测惊艳”的路。

但隐患也有:极氪、领克、银河三个品牌,定位重叠严重。一个家庭用户,到底该选极氪007还是银河E8? 产品力不差,但内部“打架”可能拖后腿。

鸿蒙智行:问界M8杀回来,靠的真是“华为光环”?

小米小鹏无缘前十!5月新能源销量谁称雄-有驾

4.44万辆,重返前五,问界M8单月卖1.21万,M9卖1.55万——这数据,说实话,我一开始不信。直到我亲自试驾了问界M9。

坐进车里,最震撼的不是HUD,而是后排的“光场屏”。孩子看动画片,画面像悬浮在空中,不晕车。这不是噱头,是华为光场显示技术的落地。智能座舱不再是“大屏堆料”,而是“空间重构”。

再看M8,很多人说它像“小号M9”,但开起来完全不同。M8的转向手感更轻盈,适合城市穿梭;M9则像头“安静的猛兽”,高速稳得像轨道车。这背后是华为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能0.02秒内调整电机输出,过坑洼路面几乎没顿挫。

但问题也尖锐:华为不造车,可用户买的就是“华为车”。一旦哪天合作生变,品牌信任度会不会崩?而且,高阶智驾依赖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在三四线城市体验打折。我朋友在贵州开M7,城区NCA经常“退出”,只能手动。

特斯拉:唯一负增长,Model 3真“过气”了?

-30.1%,唯一负增长,特斯拉中国这次栽了。但我在上海试驾过新款Model 3 Highland,说实话:这车还是“操控标杆”。

小米小鹏无缘前十!5月新能源销量谁称雄-有驾

方向盘手感沉、精准,像赛车。底盘调得硬朗,过弯极限高。三电效率依然顶尖,电耗能做到12kWh/100km以下,同级最低。但问题也明显:内饰太“极简”了,连座椅加热都要点屏幕;车机虽然流畅,但第三方APP少,用久了腻。

更重要的是:对手太卷了。以前Model 3有“自动驾驶先发优势”,现在小鹏、华为、理想都追上来了。FSD在国内还没全量推送,而城区NOA,问界、小鹏已经跑了几百万公里。消费者不傻:你卖得贵,功能还不全,凭啥选你?

小米&小鹏:跌出前十,谁更冤?

先说小米SU7。2.8万辆,看着不少,但离前十差一步。我去小米汽车交付中心试驾过,第一印象:这车太“懂年轻人”了。

碳纤维方向盘、Brembo卡钳、模拟声浪——每一处都在告诉你:“我是一台驾驶者之车”。加速快,50米刹停36米内,操控灵活。但问题也突出:后排空间小,悬挂偏硬,日常通勤有点“硌”。而且,小米的智驾还在“追赶模式”,城市领航还没完全铺开。

再看小鹏G6,2.99万辆,差点进前十。我开过小鹏G9,XNGP城区智驾真的“老司机”级别,变道丝滑,红绿灯识别准。但品牌力在下滑——G6之后没爆款,X9又偏商务,年轻人觉得“不够酷”。

小米输在“太偏科”,小鹏输在“太保守”。一个只攻驾驶,一个只攻智驾,都没做到“全能”。

小米小鹏无缘前十!5月新能源销量谁称雄-有驾

横向对比:谁才是家用首选?

我拉了四款车对比:比亚迪海豹、吉利银河E8、小鹏G6、特斯拉Model 3。

维度 比亚迪海豹 吉利银河E8 小鹏G6 特斯拉Model 3

续航(CLTC) 700km 760km 755km 688km

风阻系数 0.23Cd 0.248Cd 0.248Cd 0.23Cd

智能驾驶 L2+ L2+ L2++(XNGP) L2+(FSD未全推)

小米小鹏无缘前十!5月新能源销量谁称雄-有驾

底盘质感 扎实 豪华 舒适 运动

家用友好度 ★★★★☆ ★★★★★ ★★★★☆ ★★★☆☆

结论:要全能,选银河E8;要智驾,选小鹏G6;要省心,选海豹;要操控,选Model 3。

行业反思:价格战,真能打出来好车吗?

人民日报说得好:“价廉”不能丢了“质优”。现在某些品牌,为了打价格战,砍掉激光雷达、缩减电池容量、用低配芯片——短期看省钱,长期看是埋雷。

我朋友买了某品牌“限时特惠”版,半年后OTA卡顿,客服推诿。电动车不是快消品,三电系统要扛8-10年。便宜,不该是唯一的诱惑。

小米小鹏无缘前十!5月新能源销量谁称雄-有驾

中汽协警告“价格战冲击供应链”,我深有体会。去年某电池厂裁员,就是因为车企压价太狠。链条一断,最后倒霉的还是消费者。

写在最后:你会为“情怀”买单,还是为“实用”妥协?

比亚迪强,但审美疲劳;吉利猛,但品牌混乱;鸿蒙智行火,但依赖华为;特斯拉神,但不够亲民;小米热血,小鹏聪明,却都跌出前十。

这届消费者,越来越精了。他们不要“PPT造车”,不要“参数内卷”,要的是:每天接送孩子不焦虑的续航,堵车时能自动跟车的智驾,撞车时能保命的车身结构。

所以,我想问各位车友:如果你有20万预算,会选一台“驾驶者之车”的小米SU7,还是一台“全家安心”的比亚迪海豹?

小米小鹏无缘前十!5月新能源销量谁称雄-有驾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下期,我打算试驾刚上市的银河A7,想看的扣“1”。咱们不说虚的,只讲你买车时真正关心的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