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试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L90的外观有点奇怪。说它好看吧,前脸那分体式大灯和细长尾灯,怎么看都不协调。其实我在网上早就看过它的图片,觉得那种设计有点大胆,但真正到车上,还得说,配个21英寸的多幅轮圈,确实很绝。车侧线条挺流畅的,感觉像我朋友的蓝山车型,轮廓相似。这个颜色干净但又不失层次感,我猜猜——是不是为了强调它的高调?嗯,也许。
话说回来,这车长得不算小,挡风玻璃到尾部的比例挺刁难,尤其看到夜晚的高位刹车灯时,觉得很气派。亮起那条长长的高位刹车灯,远远看过去像个闪亮的信号旗,开在路上很易辨识,特别是在乡间或次优化的路况下。我还挺喜欢这种长灯设计的,觉得那种气场明显比省略刹车的车型更给人安全感(虽然安全感能不能有效提升我也不敢打包票)。
内饰就更符合预期了。其实26.58万的售价,做工和用料让我觉得还过得去。中控台和门板几乎都是皮质包裹,特别那些细节:门板的音响罩没有刮手感,阻尼适中,做工细致。这其实挺不容易的,有的厂商中控皮质虽然铺得厚,处理得差不多,但细节处就掉链子。L90的木纹饰板我特别喜欢,哑光的,纹路清晰,不浮夸。之前看到展车时,那个运动版的木纹盖板左右摇晃,有点松散,我猜可能是试装的原因。你说这车是不是机灵点,可以在细节上多花点心思。
对座椅的感受也挺细节,六座版两张独立座椅比七座版二排的大通铺显得更高级,包裹性强,还能调节角度。结果,我调到最大躺倒角,腰部支撑刚刚好,反而觉得更舒服一些。七座版二排座椅的靠背竖直一些,长途坐起来有点累。你会不会觉得,七座那些扶手宽又大,有点占空间的感觉?反正我挺喜欢六座的布局,别说,调好后就觉得比七座版有质感。
空间?我用手比划过,前排我调好座椅后,二排基本是最大靠背状态,腿差不多还有一拳二指的距离。可是第三排几乎没有空间了——嗯,这跟我预想的差不多。毕竟这价位的车,空间的极限也就到这里了。少了点想象中的豪华,但考虑到这车的定位,表现还行。要说亮点,前备厢空间的确大得惊人。有人说它是鸡肋,我倒不这么看。停车就方便,把车尾扎进去后,车头露在外,取东西也快。你想到的没错,前备厢不用考虑后方空间问题,这点确实不错。
(这段先按下不表)对比别的同级车,L90的配置算实在的。尤其是储物空间,这方面它比我想象中还丰富。还有那电动冰箱,好评程度在我这算过线。用几天后,感觉是开起来很舒服的车,调到运动模式,滤震依旧很细腻,路感也算柔和。路面起伏的处理让我想起某次跑高速,虽然车身有点漂浮感,但更像是亲切感增强了。是我自我安慰的心里话——其实我觉得底盘在应对震动方面表现不错。
转向上就有点微妙。回正力偏大,有点拖力感觉。记得我刚开L60时就觉得转向一般,L90的回正力度还更大一点。是不是我喜好太高?也许吧,毕竟转向的感觉没法一刀切。你会不会觉得说转向线性点多了点?我试了手机里的算数:百公里油耗估算大概8升,成本我也没细算,但换电电价便宜,续航偏短——这个真是硬伤了,虽然换电站点还在建设中。
我一直在琢磨。你说,百公里该花多少钱能跑完?我大致估算,电池容量在80kWh左右,按80块一度的平均电价,充满电差不多得花640块。跑个300公里,基本得提前算好钱包。虽然有换电,但那也算是一种烦恼。提起换电,感觉像是未来的趋势——没错,已不算新鲜,但要大规模普及还需要点时间。
其实我还发现一点——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照片里的细节。那个路试环境,是真实的路况环境,没有调整改造的假象。有几个朋友问我:这车能用多久?拆东墙补西墙是一方面。然后我忽然想到:它的保值率。我猜,短期内(3年),大概在40%-50%之间吧,毕竟对这个价位车来说,好车还是不多。而且,调到运动模式后,滤震依旧很到位,打比方就像坐在海面上,不会觉得糟糕。
说到用车细节,有朋友说过:这车,油耗和动力都挺符合预期。其实我也这么感觉。虽然动力不算爆棚,但推背感还可以,车重要的平顺性—刹车也很线性,无毛病。显得中规中矩,但给我印象不错。唯一的小缺点就是转向回正力偏大(我也说过了),可能是定位问题吧。
(这时候,有个疑问:要是车再轻点会不会更灵?)但我也没想象中那么笨重。这台车,空间大,舒适,价格合理,可能我还会考虑再试试它的混动版——毕竟混动对油耗的改善还能再细算算。关键还是:你会不会觉得,像我这样琢磨半天的,实际上才是用车的乐趣所在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