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们都纳闷的事儿:咱们这些家伙什儿,为啥还留着东风5C
你说,很多网友平时琢磨这事挺奇怪的
明明咱们的东风61都摆出来了,老旧的“老掉牙”东风5C还死活不愿意退役
这么一堆新型的家伙什儿都亮相,怎么还留着这个“老古董”似的东风5C
是不是觉得这家伙不行了,要被淘汰掉
其实,这里面的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看完官方的解说词以后,俺就明白了
它可是咱们的“老底牌”
你别看东风61是“新宠”,它确实比东风5C技术更先进,威力更猛,核平能力更强,按理说
这玩意儿应该是未来的“主角”才对
可是,咱们把这两个型号放一起一比,才发现,东风5C其实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这才是真正让它“老而弥坚”的原因
官方解说里提到,东风5C是一款液体洲际导弹
是咱们战略反击的“中坚力量”
它的打击范围几乎可以覆盖全球,随时随地都能出动
这玩意儿的威慑力蛮大,能让敌人知道咱们随时都能给他来个“重磅炸弹”
还有,咱们在阅兵里还展示了各式各样的导弹——远程空基导弹、潜射洲际弹、陆基洲际弹
这就把咱们国家的核武力量全都露出来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咱们在台上,陆、海、空的“王牌”都亮相
显示出咱们的核力量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防护网
可是,东风61虽说也很牛,算是咱们的“战略王牌”
但东风5C更像是个“稳妥派”
东风5C的“牛”在哪
要说东风61厉不厉害,“技术天花板”
但东风5C有它的“拿手绝活”
依俺看,主要有几个地方的优势
东风5C的射程能到15000公里,比东风61的12000公里还多出点
这意思就是说,咱们可以用它打到美国本土,欧洲或者南极那边
你要知道,这种“全球到达”的能力在核威慑里太重要了,最关键是对付那些“远远在天边”的敌人来说
实在就是“走到哪打到哪”的神兵
第二,弹头载荷大得吓人
东风5C可以携带上百万吨当量的弹头,或者装上八到十枚分导多弹头(也就是一颗弹能分成好几颗炸)比起东风61的十个弹头(还带高超音速的那种)要更猛
这点儿在全方位核战争中蛮管用,能炸掉敌人那些坚固的地下指挥所
第三,成本和部署也挺实在的
咱们用的是成熟的东风5平台,研发和维护不用太花钱
虽说用固定发射井的方式,生存性比机动发射差点,但稳定性更高,更适合长时间值班,最关键是在某些关键位置
井式发射能让导弹更安全
第四,适应不同的“作战需求”
这家伙使固液结合的推进系统,推力很大
能在高空里对敌方战略目标搞个“突然袭击”
比起东风61强调的那种“快、突防”的打法,东风5C更稳重,适合做个“战略储备”
等着关键时候“定乾坤”
简单点讲,东风61虽说是“新型号”,但它更像是个“快枪手”,反应速度快
东风5C,是个“老将”,稳扎稳打,破坏力大
两个“老大”各有千秋:谁厉害
你看,咱们这次阅兵,不光把新式的“尖端”武器亮出来,还把“老古董”东风5C留着
其实就是想告诉敌人,咱们的核力量不是单靠新家伙堆出来的
两样家伙结合,才是真正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核威慑
你要问,东风61是不是更厉害
当然啦,技术上它更先进,反应更快,突防更强
可是,咱们也不能只靠“快”
像东风5C这样的“老伙计”,用成熟的技术,搞大威力
这就像一场比赛,快的跑得快,稳的跑得远
你看,战略核武器不能只靠一招“快打快赢”
还得有个“稳扎稳打”的后盾
东风5C在最关键的时刻,能“定乾坤”
这次九三阅兵,咱们一边显示出“传统核力量”的底蕴,一边又亮出“智能打击”的新招
真正地,这也露出来了咱们从“过去那套”走向“未来新战法”的转变,既要有老底子
说到底,咱们留着东风5C,绝不是“老掉牙”的意思,而是觉得这个“老伙计”在关键时候
能起到“定乾坤”的作用
两者配合,才能让咱们的核力量更“得劲儿”
你看,咱们这次亮相,不只让人觉得咱们的家伙什儿老厉害,还让全人间知道,咱们的核力量不是一味追求“新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