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车主“恨”李斌的时候,蔚来或许就成了?
那天在小区地下库碰到老赵,他的ES8创始版已经跑了快十万公里,车漆上有几道细细的刮痕。他一边用抹布擦灰,一边嘟囔:“三万块说降就降,还把终身换电给砍了,这不是打脸么?”我看他手里的换电卡套还磨得发白——那是当年提车时送的限量款。
其实想起2019年第一次去NIO House,那种感觉确实不一样。沙发比家里舒服,咖啡机永远热着水,还有人帮你看孩子。我记得销售笑着说:“我们是用户企业,不只是卖车。”可后来听做物业的朋友讲,一座这样的店一年租金能顶隔壁四家餐馆加起来,还不算人工和活动开销。
去年年底,我去4S店保养时顺口问技师,“现在新来的乐道啥情况?”他放下扳手,说二十多万能买个空间大、配置全的,底盘调校没那么硬朗,更适合一家子出行。但他也摇头,“高配蔚来还是有味儿,就是贵。”据他说,有客户试驾完乐道直接下单,也有人嫌少了免费换电转身走人。
群里前两天还有个插曲,一个老用户在高速服务区找不到空闲换电站,因为新套餐限制次数,他只能等半小时才轮到自己。他拍视频吐槽,但底下有人回:至少现在不用排队几个小时,比以前节假日好太多。这事儿吵了一下午,到最后也没个对错,只剩下一堆表情包。
我倒是记得一个冷门的小配置——早期ES8副驾驶脚踏板下面藏着一个储物格,当年不少人拿它放应急工具或者拖鞋,新款取消后,有位女车主特意跑去改装店花八百块复原,说习惯改不了。这种细节,其实就是“用户企业”理念的一部分,可惜成本账算不过来,就只能舍掉。
李斌今年春天亮相发布会的时候神情很平静,全系降价、权益调整、新品牌上线,一口气抛出来。有媒体朋友私下聊过,说这是从理想主义往商业现实迈的一步——因为财报摆在那里,每卖一辆亏一辆,总不能一直靠融资续命吧?规模化生产、拉低售价才能活下来,这也是汽车行业绕不开的坎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新旧之间总要找平衡。有些老用户依然享受折现补偿方案,也有人干脆把旧车挂二手平台,再入手乐道当家庭第二台;而蔚来自身则保持高端定位,让子品牌冲量。一圈兜下来,好像大家都各退一步,但心里的落差感谁都有,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上周末路过洗车房,看见老赵又在擦他的ES8。我问最近还生气吗?他叹口气:“习惯就好,这几年它带我去了不少地方,该骂骂,该开还是开。”风吹进地下库,有点凉,他关上门锁走了,我盯着那张褪色卡套愣了一会儿——可能这就是所谓从情感到理性的过程吧,只是谁先迈出去的问题而已。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