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9万起,小米SU7、SU7 Ultra和刚上市的YU7齐推7月购车政策,三款车加起来送的配置快赶上一辆车了?
你没看错,小米汽车这波操作确实有点“狠”:SU7全系送8000元Nappa真皮座椅+终身免费辅助驾驶,SU7 Ultra送碳纤维套件+五年保养+2.6万的HAD使用权,YU7更是直接把零重力座椅、Nappa真皮、电动前备厢这些高阶配置打包免费送。 这不是清库存,而是小米汽车在2025年7月放出的限时购车权益。懂车帝报道,只要在7月31日前下定并支付定金,就能锁定这些福利。我第一反应是:这哪是卖车,简直是“交个朋友”玩到车圈来了。
但咱作为老司机,不能光看“送得多”,还得琢磨这些配置到底值不值?背后的设计逻辑是什么?买了真能爽到吗?
一、SU7:不止是“雷军的车”,更是懂年轻人的电动轿跑
先说SU7,这车一出来就被贴上太多标签。但坐进驾驶舱那一刻,我才发现,它真不是靠PPT撑场面的。16.1英寸中控屏+7.1英寸翻转仪表,开机那一下的“呼吸感”特别像手机解锁——这不就是小米生态的DNA吗?骁龙8295芯片加持下,车机流畅度堪比旗舰手机,语音助手响应快、识别准,连方言都能听懂几分。
外观上,0.195的风阻系数可不是吹的。我试驾时特意选了高速路段,风噪控制得比某些30万级豪车还安静。9种配色里,“璀璨洋红”最抓眼球,9000元选装费贵吗?见仁见智,但实车阳光下一照,那种金属光泽确实值回票价。
动力方面,后驱版220千瓦电机,700公里续航日常通勤绰绰有余。我朋友买了Max版,四驱+101度三元锂,800公里续航跑长途心里不慌。但他吐槽一点:后排坐垫偏短,大腿支撑不够,跑高速久了有点累。这点小米在YU7上倒是改进了。
二、SU7 Ultra:2.1秒破百的“合法赛车”,值不值19000的碳纤维?
如果说SU7是“日常能开的性能车”,那SU7 Ultra就是冲着纽北刷圈去的狠角色。1548马力、2.1秒破百、350km/h极速,这些数据听着像科幻片。但真正让我震撼的是它的制动系统:前430mm碳陶盘+Akebono六活塞卡钳,一脚下去,减速G值直接把你按在座椅上。
最吸引我的是那套价值19000元的碳纤维套装——方向盘、中控台、座椅靠背全是碳纤维。摸上去冰凉顺滑,轻量化带来的操控提升是实打实的。而且24K金车标+专属拉花,开出去辨识度拉满。有车友调侃:“这不是车,是移动的社交货币。”
但问题也来了:630公里续航在性能模式下掉电飞快,激烈驾驶半小时能掉150公里。所以它更适合“周末赛道日”玩家,日常代步有点“杀鸡用牛刀”。而且目前交付周期长,Ultra版等车要半年以上,你愿意为一台“梦想之车”等这么久吗?
三、YU7:小米的SUV首秀,把“智能”焊死在800V平台上
终于等到小米的SUV——YU7。作为家庭用户,我更关心它的实用性。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意味着充电更快、能耗更低。我试过一次补能:从20%充到80%只用了18分钟,喝杯咖啡的功夫,又能跑500公里。
最让我惊喜的是主副驾零重力座椅,一键开启后,腿托升起、靠背放倒,像极了飞机头等舱。我老婆试完直接说:“以后长途她要抢主驾。”而且后排135度电动调节+加热,老人孩子坐着都说舒服。
动力上,Max版3.23秒破百,比保时捷卡宴Turbo S还猛。但日常开,我更推荐四驱Pro版,4.27秒加速+770公里续航,平衡性更好。96.3度磷酸铁锂电池用料扎实,安全性高,适合家用。
不过YU7也有短板:后备厢地台偏高,搬重物不太方便。而且激光雷达虽支持端到端智驾,但城区NOA还没完全开放,目前还是L2级水平。期待后续OTA升级。
四、横向对比:谁才是25-30万级电动玩家的最优解?
我们拿SU7后驱版(21.59万)、YU7后驱版(25.35万) 和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24.59万) 对比:
续航:YU7 835km > SU7 700km > Model 3 606km(CLTC)
充电速度:YU7/SU7 800V平台完胜Model 3 400V
智能座舱:小米三车流畅度吊打特斯拉“祖传车机”
辅助驾驶:特斯拉FSD北美成熟,但国内受限;小米HAD送终身使用权,潜力大但待验证
一句话总结:要性能选SU7,要实用选YU7,要品牌选Model 3。
五、理性消费提醒:别被“免费”冲昏头脑
小米这波“送配置”确实香,但咱们得冷静想想:
终身免费辅助驾驶是绑定首任车主的,以后卖车会不会影响残值?
YU7最长等60周,将近一年半,你能等吗?
碳纤维、Nappa真皮虽好,但后期养护成本高,别光看“送”,也得算“养”。
我建议:刚需用户闭眼入YU7,性能控冲SU7 Ultra,预算有限选SU7标准版。至于“等等党”?小米的OTA升级速度很快,晚买说不定配置更香。
结语:小米汽车,正在重新定义“智能出行”
从SU7到YU7,小米不是简单造车,而是在打造一个“人-车-家”闭环。车机像手机、充电像加油、智驾像老司机,这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如果你有25万预算,会选小米SU7、YU7,还是传统豪强? 评论区聊聊,我一一回复。
P.S. 有老铁问我试驾怎么预约?直接上“小米汽车App”,现在预约还能优先排产。我上次去试驾,销售居然给我递了小米手环当车钥匙——这波联动,我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