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胜汽车独立首秀,成都快手大会现场揭秘,MPV市场格局悄然变化

锐胜汽车独立亮相:一条搅动MPV市场的鲶鱼

8月末的成都,天还没完全放晴,麓客岛那边却热闹得很。北京汽车制造厂把自家“锐胜”单拎出来,在快手光合大会上摆了个阵仗,说是要以独立品牌身份走下去,还起了个挺有画面感的主题——“锐胜·启程”。这事儿一出,就等于国内第一个专门盯着MPV干的品牌算是落地了。

锐胜汽车独立首秀,成都快手大会现场揭秘,MPV市场格局悄然变化-有驾

其实现在买MPV的人都知道,高端那堆价格虚得吓人,好看是好看,可真敢下手的不多;低端呢,又容易沦成拉货工具,坐起来硬邦邦,中间价位像被谁挖空了一样。锐胜这次跳出来,有点像往静水里扔进条鲶鱼——不光补上专业MPV品牌的缺口,还想着让家用、跑生意的小老板,都能找到合适又不掉档次的车。

我在茶馆碰到老周,他以前开面包车送货,这两年换成七座SUV,总嫌后备厢窄。他听说锐胜有款12-25万区间的新车,说空间比他那台大半圈,“二排还能前后滑,不用拆座就能装洗衣机”,眼睛一下亮了。他嘴里嘟囔着,这价位懂用户心思的不多,要是真按他们吹的来造,那就稀罕咯。

锐胜汽车独立首秀,成都快手大会现场揭秘,MPV市场格局悄然变化-有驾

新能源风刮得急,但MPV圈子还是两极分化严重,高端被溢价车型牢牢占住,低端为了便宜只能减配减料。这么多年,也没几个牌子死磕这个品类。据销售小刘讲,他们内部分析过数据,在12-25万这个跨度宽、需求杂的位置,其实空着不少机会窗口。今年上半年,锐胜居然逆势涨了五成份额,从原来的23%蹿到37.9%,直接爬到了细分市场头名。这不是撞大运,而是他们早就铺好的棋子开始发力。

独立之后,他们在产品规划、研发、营销甚至渠道布置上都有更大的话语权,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做全场景覆盖,把不同价格带都渗透进去。我去售后找师傅换雨刮片时,他顺嘴提到:“他们新平台底盘刚调过一次韧性,比之前稳当些。”虽然只是闲聊,但听起来确实是在往更专业方向靠拢。

锐胜汽车独立首秀,成都快手大会现场揭秘,MPV市场格局悄然变化-有驾

发布会上还有个挺温情的小插曲——顾总和董浩叔叔聊起,当年电视机前蹲《大风车》的孩子,现在正需要一辆能撑起一家子的车。这话戳中了不少80后的心窝,北京汽车制造厂76年的历史也因此显得有点厚重。“用品质陪您从奋斗驶向幸福”,不是挂墙上的标语,而是真的想让用户一路开到底。有老客户笑说,以前买它们家的越野,是为了闯出去;现在盯着它们家的MPV,是为了接回来一家人安安心心吃顿饭。

未来几年,他们定了“三步走”的路线:先在2025-2027抢市占,再用三年混进主流,到2030冲击行业头把交椅。据说会砸200亿搞研发,用数智化贯穿生产和服务链条,还要保证响应速度快、技术靠谱、服务有人情味。我倒觉得,如果真能保持这种节奏,不光格局会变,就连消费者对国产MPV印象也可能翻篇儿。

锐胜汽车独立首秀,成都快手大会现场揭秘,MPV市场格局悄然变化-有驾

不过新东西总有人拿放大镜挑毛病,上周群里有人问:“第三排安全带预紧器有没有?”结果一个试驾过的新晋奶爸回:“我媳妇坐第三排系好安全带,一脚油门过去,人没晃。”虽然夸张,但至少说明舒适性和安全性兼顾了一些细节。而且冷门配置方面,据售后小哥透露,新款部分车型还加装侧窗双层隔音玻璃,这玩意儿以前只在高配轿车见过,对长途家庭出行来说耳朵可省事多了。

锐胜汽车独立首秀,成都快手大会现场揭秘,MPV市场格局悄然变化-有驾

最后想起楼下邻居老梁,他打算等第一批上市再看看二手行情,“反正我要的是皮实耐造,将来孩子学开的时候也敢借给他练”。他说完拍我肩膀一句:“鲶鱼嘛,不怕折腾。”话糙理不糙,也许这就是他们敢单飞出来搅局的底气吧……至于几年后的模样,我们慢慢瞧呗。

锐胜汽车独立首秀,成都快手大会现场揭秘,MPV市场格局悄然变化-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