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性价比最高的车型以后就是1.5T的帝豪了,这次换代彻底赢得市场青睐,成为10万级别的绝佳选择

吉利性价比最高的车型以后就是1.5T的帝豪了。这话一出来,估计很多人都在问——真的假的?我自己也是一边看市场变化一边琢磨,觉得这次换代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你们知道的,帝豪一直在吉利的阵营里算是个实打实的家底儿,但之前总感觉它缺点太明显——空间不够大、豪华感不足,加上配置跟不上时代。可这次,不仅彻底翻身,还让我觉得,10万块以内,真没啥能比得过它的。

先说个硬指标:车长4815毫米,轴距2755毫米。这尺寸,怎么说呢,比速腾L还大一点点。大一点点但好用啊,乘坐空间确实用料丰富,后排坐4个人都不用太挤。其实我翻了下笔记,有一次我在修理厂和修理工讨论,问他:你觉得现在买车,空间是不是越大越吃香?他说:特别是家用,孩子多,爸妈来旅游,空间才真得看得见用场。说的我心里有点踏实,毕竟我对小车真是怕肉疼。

吉利性价比最高的车型以后就是1.5T的帝豪了,这次换代彻底赢得市场青睐,成为10万级别的绝佳选择-有驾

而且这次的换代,里外都很诚恳。内饰用料提升不少,没有那种廉价感,豪华感其实还算不错。座椅宽大舒服,除了材质,设计也更合理。我还特别注意了一下:仪表盘屏幕、中心大屏,配置比上一代整整多了不少。不光是看得见的配置,主动驾驶方面也给了L2辅助驾驶。你不能说它跟豪华品牌比,但在这个价位上,这已经是标配了的水平。

我得打个比方。在这个细节上,吉利是不是有点吃软不吃硬的味道?传统车企前几年在自动驾驶辅助上进度都很慢,直到吉利把沃尔沃的技术借到自家的车上,才算是弯道超车。现在多了L2辅助,开起来是舒服了些,至少不会自己跑偏或者追尾。这个技术其实不是特别难,研发周期也比起发动机和变速箱要短——你可以想象,研发就像做菜,调料提前准备好,重点在火候掌握。

再说,价格也很诚实——指导价9.49万,优惠9000,落地大概九万出头。这钱,能买到比速腾L还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配置,在哪方面不算巨惠呢?这价格,对比同价位的车型,比如长安CS75 Plus或者奇瑞瑞虎8,帝豪明显在空间和配置上占优。

吉利性价比最高的车型以后就是1.5T的帝豪了,这次换代彻底赢得市场青睐,成为10万级别的绝佳选择-有驾

从供应链角度看,吉利的原料采购其实挺稳的。这事儿挺重要,我有个朋友在零部件供应公司做事,他跟我说,今年配件价格稳定,不像几年前涨得那么快。这个主要原因我猜是:吉利自己搞了个小型的采购联盟,帮供应商降低压力,也让成本更可控。就像吃饭,有些餐厅不自己买菜,钱都夹在中间,成本就贵。但吉利用的供应链更像自家厨房,流程简单,效率高。

其实我还没说完啊,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车的续航油耗也挺合理的。百公里油耗,看样子是6.5升(这数据我估算的,不一定很准),比起之前的1.3T,稍微差点,但换成更大的车更合理。保值率方面,可能比起那些明星车型要低点,但我怎么觉得,换代后,市场接受度会飙升。毕竟,消费者都喜欢实用和性价比。

但我心里还是有点疑问:这个价格优势能保持多久?目前优惠幅度挺大的,厂家想提前抢占市场,但等到市场逐渐饱和,是不是就会转成价格战呢?我觉得,明年可能会有点变化吧。毕竟,其他厂商也在赶,谁都不肯掉队。你们觉得呢?是不是太乐观了?

吉利性价比最高的车型以后就是1.5T的帝豪了,这次换代彻底赢得市场青睐,成为10万级别的绝佳选择-有驾

这里我还要小跑题一下,问一句:你们觉得,除了配置和空间,驾驶感受的重要性还在吗?毕竟,车的底盘调校,不光只是数值好的车好驾驶,带点软硬适中的调性,也很关键。

关于它的竞争对手,我猜测星瑞可能会受影响。星瑞的豪华感觉更佳,但价格也更高点,配置差异明显。可今后,别的不说,以这个价格,能买到空间大、配置丰富、又带L2的帝豪,谁还会去考虑星瑞的溢价呢? 如果市场反应好,吉利是不是会压低星瑞的价格,甚至让它逐步淡出市场呢?这个点我还挺好奇。

吉利性价比最高的车型以后就是1.5T的帝豪了,这次换代彻底赢得市场青睐,成为10万级别的绝佳选择-有驾

我还想强调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它的尾灯设计其实挺像拼图那样拼在一起的,细节到位。可能有人不注意,但这其实也是一种手工艺——设计师花心思在细节上的功夫。

(这段先按下不表)10万级别的SUV,能有如此大的空间、丰富的配置、还升级了辅助驾驶,这在过去真是不敢想的事。市场怎么评价,还得看后续的反馈,但这款帝豪,确实让我觉得这次算是赢得市场青睐是相当有把握的。

对了,最后还没想过——你们会不会觉得,性价比最高的标签,有点踩到火线了?像我这个汽车行业的老油条,总在琢磨:能踩到第一是大类买点,还能细分的,才是真金。

吉利性价比最高的车型以后就是1.5T的帝豪了,这次换代彻底赢得市场青睐,成为10万级别的绝佳选择-有驾

我挺想知道,你们心中的绝对物超所值的车,到底长什么样?或者说,那个刚好符合需求的定义,是不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