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第二周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发布,整个市场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环比首周,主流品牌几乎都实现了增长。比亚迪继续稳坐头把交椅,以6.52万辆的周销量摘得桂冠,环比增长19%。七款旗下车型周销超0.3万辆,其中秦PLUS新能源、海豹06、秦L、海狮06以及海鸥等,轮番上阵,均突破0.5万辆大关。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统治力,犹如篮球场上的巨星,不给对手一丝喘息之机。
紧随其后的是吉利银河,甚至交出了一张漂亮成绩单:2.57万辆的周销量,环比暴涨29.1%,成为前十品牌中增速最快的“黑马”。细看银河A7本周0.42万辆的成绩,确实大幅超过此前,星愿车型更是一力撑起银河半边天,1.1万辆的佳绩自然令其他品牌艳羡不已。不难发现,吉利银河已成为新能源赛场上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在过万阵营还有五菱、特斯拉和零跑三位选手。五菱依旧靠着宏光MINIEV,一辆“小可爱”包揽1.01万辆,占比高达61%。可以说,宏光MINIEV是五菱的当家花旦,但五菱其它新能源车却显得有些“陪跑”。特斯拉则在产品更新上出奇制胜——新款Model Y L即将登场,六座布局、更大车身,显然要满足更多家庭用户的需求。参考上海工厂的产能,新车型有望成为特斯拉未来一大销量增长点。
零跑汽车也没闲着,近期刚刚发布半年报,净利润约0.3亿元,甚至上调了交付指引,2025年要冲击60万辆、2026年想挑战100万辆。这家新势力的“野心”,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有着实打实的数据佐证。未来能否如愿,还要看市场和产能的最终较量。
此外,鸿蒙智行上周卖出0.89万辆,其中问界品牌撑起了大半壁江山——单品牌占比高达86.51%。增长虽然不到10%,但问界的品牌优势正在逐步显现,逐渐形成自己的用户圈层。小鹏保持平稳,0.79万辆的销量与上周拉不开距离,不过,随着全新P7即将上市,凭借类似小米SU7的定位,并在动力系统方面略胜一筹,有望吸引部分“小米难民”。对于还在苦等小米SU7交付的消费者而言,小鹏P7不失为值得考虑的替代选项。
小米汽车凭借0.72万辆的成绩,第九名稳稳入袋。小米SU7 Ultra、小米YU7三箭齐发,目前YU7单车型上周交付0.36万辆。不过,主力SU7周销量却已连续下滑三周。究其原因,产能受限是硬伤,但二期工厂投入运营后,强调“拼命生产”的小米也许会迎来新的高峰。产品线丰富、定价策略灵活,小米汽车有望继续向前十阵营深耕扩张。
长安启源表现同样稳健。0.66万辆的周销量,环比增幅达11.9%。在长安Lumin和启源Q07的带动下,启源渐渐站稳脚跟。不过,在爆款车型匮乏的情况下,品牌想要进入第一梯队,显然还需要更狠的“杀手锏”。
至于理想,不忍直视。尽管0.56万辆的周销量环比上涨5.7%,但仅靠L6车型苦苦支撑,其他车型表现低迷。曾经以技术和口碑赢得市场的理想,如今陷入“一车独大”的尴尬境地。假如理想不能及时调整产品布局和市场节奏,恐怕会被更激进的竞争者反超,甚至退出主流视野。
新能源销量排行榜,其实就是一场竞技场:有实力的,把握住节奏,不断突破新高;缺爆款的,只能默默陪跑,等待机会。比亚迪的霸主地位,吉利银河的异军突起,五菱宏光的极致单品方法论,小鹏和小米的青春试错……每一个品牌都在用自己的剧本演绎着新能源市场的浮沉。
每周的榜单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蓬勃与焦虑——增长背后,有机会,也有压力。下一轮洗牌,谁将胜出,谁会落后?恐怕,能否持续推出让人尖叫的产品,才是长期立足的唯一法门。毕竟,销量只是结果,背后是无数车企在风口浪尖激烈搏杀的注脚。至于未来走势,还需静观其变。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