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到中期财报季,车企们都忙得焦头烂额
讲真,这年中财报一发出来
咱们就能看到一堆“惨不忍睹”的数字
8月一到,各大车企的财报就像一锅“老火锅”似的
你瞧大众啊、宝马啊、奔驰,净利润都跟着“掉坑里”了——大众同比亏了38.5%,宝马也差不多29%,奔驰更是大跌了55.8%,说实话
更别说保时捷,直接三条线都在“走下坡路”,亏了66.6%,我那会儿看着都觉得“老厉害”
完全像是在看一场“股市灾难片”
不过,德国人还算“挺得住”的,利润虽然被压得死死的
可高卢那边,法国车企就完全“败得一塌糊涂”,一败涂地
二、日产雷诺联盟的“悲剧”故事,真是“跌破眼镜”
说到这个“惨景”
咱不得不提提那对“死敌”——日产雷诺联盟
虽然雷诺集团看起来还“算过得去”,净利润5亿欧元,虽然比去年少了64.3%
但是,咱们的“老朋友”日产就不是那么“幸运”了
你知道,今年上半年,日产亏了1157.6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亏了505.3%
亏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你说这还不算,隔壁的斯特兰迪斯公司,也就是标致、雪铁龙、Jeep、玛莎拉蒂的“老婆”,亏得更“夸张”了——半年亏了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190多亿
跌了个141.1%的“大坑”
你瞧瞧,各家都在“挤牙膏”似的“亏”
这场“车市大戏”真是“精彩得很”
还有,咱们都知道,资本深厚的欧洲车企,亏点钱还能“扛得住”,但这回一看,股票都“刺眼”
欧洲车企在中国的“苦日子”怎么就这么难熬
咱们再说说欧洲车企在中国的“糟糕表现”
光是奔驰,前不久我还在新闻里看到,他们今年上半年在北美交付了15.75万辆,同比还下滑了6%;但在亚洲,更要紧的是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
交付量只剩下38.9万辆,比去年少了16%(其中中国的销量是29.32万
你说这“销量”一掉,谁还敢乐观
这“原因”,老生常谈了——燃油豪车这会儿“玩不转”了
你知道的,传统豪华燃油车,能撑起“豪门梦”,靠就是“底蕴”
硬件、科技都在“甩”新能源车几条街
打开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排名,前30名里,除了奥迪A6L还“算数”,排到第29名
倘若再细分,限定“25万以上”,A6L排在第8名,宝马3系在第10
你瞧瞧,前面几名基本都是新能源车型
特斯拉、小米、鸿蒙智行们“吃”的都是他们的“份额”
其实奔驰也“心知肚明”,在中国搞电动车也是“走个过场”,毕竟,几百亿的“巨头”战略眼光也不是“白来的”
新能源车就是他们“抢占未来”的“战场”
但“船大难掉头”,就像十多年前宝马的i3、i8,奥迪的E-tron,还有奔驰SLS E-Cell,早在特斯拉火起来后,他们就知道“电动车”有市场
一这块价格太高,消费者“买单”不容易;另一这块,他们要“全力押宝”新能源,但又不想“踩雷”
你想,过去,BBA们的纯电车基本都“油改电混日子”,比如60万的EQC、50多万的A6L插混
到了2020年,Model 3在中国“杀入”市场,瞬间就“搅局”,说白了
国产的特斯拉“打破”了他们的“梦想”
后来奔驰推出了EQS、EQE,虽然用全新平台设计,风阻低了不少,但“价格太贵”,又丢掉了“商务属性”
宝马的i3、i8那会儿,靠着“经销商周期性降价”维持“存在感”,比燃油车便宜点
E-tron之后就“靠边站”了
三、美国市场的“关税风暴”真是“折腾死”了
然后咱再扯扯美国那边的事儿
关于关税的“战火”就开始“燃烧”
当时,特朗普用“第232条款”
对进口汽车加征了25%的关税(包括零配件)把特斯拉Model S、X都“逼得停产”
这“风暴”一出来,不光特斯拉“遭殃”
欧洲车企也“难逃其咎”
原来,之前美国对进口车的关税是2.5%,但是4月3日特朗普“发飙”了,把关税直升到25%
还要加上“额外的”进口关税
你知道,只要你在“蓝星”这块土地上,想把车卖到美国
最少得交27.5%的关税
那可是“厉害”了,完全“刀刀见血”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看心情”决定关税“高低”
心情好的时候,跟日本、英国还谈一谈,那个关税也就15%、10%;倘若“心情不好”
那就“试试”把加拿大、墨西哥“给搞得崩溃”
你想想,USMCA协议签了也没用
像斯特兰蒂斯旗下的克莱斯勒、Jeep、道奇,工厂都在墨西哥、加拿大,直接“撞枪口”了
奔驰GLE、GLS这些“高端”型号,也由于“基地在美国”
被“逼得”停产、等待“后续”变化
四、美国车市的“风向”变了,日本车反而“逆风翻盘”
当“局势”变得这么“乱”
美国车市的“风向”也变了
日本车的“销量”挺“抢眼”
原因很简单,日本车受关税影响少,早在2020年,本田在美国的国产化率就达到80%
这“高”比例让他们“免疫”了关税的“冲击”
就算这会儿关税“降了”,丰田只涨了270美元
你说这“优势”真是“扎心了”,欧洲车企看着“都急眼”
总结一句,欧洲车企在中美“夹击”下,能过得还算“凑合”,但大部分都“调低了”年终目标
竟然“没法”给出“具体预期”
不过,最近欧盟和美国“谈判”结果出来了,关税降到15%,不少车企都说“要加快在美国的投资”
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市场变化”
等“震荡”过去,车市会“逐渐回归平静”
那些“高端”的品牌,比如奔驰、宝马、奥迪,也都在押宝“新材料”、自动驾驶技术、L4级别的“未来科技”
都在“等待”下一次“新能源大爆发”
五、总结一下,“大佬们”还在“拼命”打持久战
讲真,在中国车企还在“苦苦挣扎”求盈亏平衡的时候,欧洲那些“老牌豪华”品牌,手里可是“存着百亿欧元的现金”
奔驰每季度“研发”投入就超过20亿欧元,这“钱”就像“水一样”流出去,但他们“有这个底气”,咱们就说“还得多打打”
毕竟“价格”还在“调调”
你瞧最近A5L的定价,虽然“还行”,但“要打持久战”
这场“车市大戏”还在“拉锯”,咱们就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