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近几年汽车圈子里什么词最火,“AI”绝对是顶流,无论你是喊口号的还是正儿八经做事的,总要给产品贴个智能的标签,这不,小鹏汽车这次在成都车展放了个大招,把自家AI科技全明星阵容一口气推到台前,直接把“AI改变世界”这个金句打在每个人的脑门上。
大家都见过车展大军浩浩荡荡,五光十色,主播摇旗呐喊,观众肩摩踵接,但你见过一台车刚亮相,通风报信的小伙伴微信群里还没转完消息,就千军万马全冲过去围观的场景吗?没错,这次全新小鹏P7在成都的“出道仪式”,就是这么轰轰烈烈,春熙路步行街一到交付现场简直人挤人,说“一匹黑马在成都路口突然猛踩电门”都不过分。有人说,买纯电智能轿跑小鹏P7不至于火成这样吧?要我说,这背后可是有大文章的。
车展本来是厂商圈粉的主场,拼得比的不是谁场地大、模特美,而是谁手里有真家伙。这回小鹏除了新P7,还有G7、X9、MONA M03,外加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不光展示了造车实力,还一口气把“懂AI”的人设牢牢坐实。走进他们11号馆那个展台,你能看到一堆懂行的朋友围着小鹏图灵AI芯片、超级电池、枪击电池包、5C超充等地方打卡拍照,这些可不是空头支票,而是真家伙真技术,厂家甚至把自研AI芯片和电池这些底层技术摊开给所有人“验货”。
说实话,新能源赛道卷得不能再卷,靠噱头装装样子的车一抓一大把,可会自造血、能真投钱搞研发的企业,说白了还真没那么多。小鹏这次出来交卷,成绩单倒也有点意思:第2季度营收182.7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多,单季交付也赶超10万辆,毛利率照样稳中有升,现金储备、研发支出都攀新高,妥妥是行业里自给自足还能拉新队友的“学霸”。有那么一丢丢“别人家孩子”的味道。
他们这一年改款车型刷得飞起,P7+、G6、G9、X9、MONA M03挨个登场,交付量一个劲儿往上窜。你可能没注意,这些改款如果搁在别的品牌,放到展厅也就当个“选装包”,但小鹏玩的就是让创新价更高、性能更强,甚至还考虑海外市场怎么同步升级。X9、MONA在香港、泰国那边直接拉到第一名,好家伙,“国货出海”不是一句口号,是货真价实的成绩。
都在说AI风暴,这回P7又怎么玩?最引人注意的要数那三枚图灵AI芯片了,有效算力甚至压过全球同级,搭配VLA、VLM这些大模型,算得快,学得快,还能本地部署,不靠云,脑袋瓜灵活到让人羡慕。什么叫“行走的超级运算机”?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你想想,这要是以后一路自适应驾驶、对路况一秒反应,简直像开挂一样的存在。数据说新P7上市7分钟订单破万,这抢购速度真跟买新款iPhone似的。
再看设计,说是“宽体战神”没谁敢反对,黄金比例身段,一体式发光LOGO+鹏翼门,副驾零重力座椅等一大堆酷炫配置,全都上了。你想象一下开着这么辆车回老家,估计亲戚朋友的下巴都能掉一地。别的不说,这也算是“科技与狠活”的极致融合。
不过光有好皮囊还不够,底子的AI和三电技术才是让人服气的地方。P7搭载的858高性能电池,800V+5C超充,10分钟加能525公里,续航直接拉到820km,续航焦虑有没有被治愈?说打破行业天花板其实不算夸张。再说性价比,21.98万起,30.18万封顶,在智能纯电轿跑里直接杀穿天花板。不是咱夸它,是真的“物超所值”。
开起来呢?超跑级布局、精准前后配重,前全铝双叉臂+后五连杆,标配空簧和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这些听起来跟F1似的参数落到日常开车,实际能让驾驶更加稳妥,转向灵活,舒适性爆棚。还不信?人家权威机构一口气给新P7做了24小时极限测试,3961公里无压力,还顺手拿下50万内纯电轿跑最快圈速的称号。可能有人会吐槽,这是“宣传用的花架子”吧?可行业内都清楚,这个圈层数据,大多数品牌还真拿不出来。
辅助驾驶和主动安全则是又一杀手锏。小鹏苦心研究的AES主动转向避让,不光能在晴天大道上大展拳脚,连湿滑的烂路、冰雪弯道都能hold住。打个比方,就是你开车遇到“人在江湖漂,总有掉链子”的时刻,这套系统八成能救你一命。而且据说高速区间还能自动避开障碍,副驾安心睡觉都不是幻想。当然,辅助驾驶现在亲身体验过的用户越来越多,大家心里有杆秤。小鹏自己也不遮掩,布局AI辅助驾驶全栈自研——憋了一口气就是要给用户更强的“科技感安全感”。
还有个“炸场”的项目不能不提,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机器人这玩意儿,咱小时候还觉得是科幻片才有的,现在汽车发布会就真来了。本来以为只是凑个热闹,厂家偏偏说未来要批量应用到生产和服务场景,AI生态链条算是真拼全套。
当然,有人会说这波AI硬核轰炸是不是“割韭菜”?兄弟,能不能割得了一茬,还得看产品给不给力。就拿成都来说,新能源市场渗透率都快一半了,8090买车选新能源基本不带犹豫的。而小鹏数据也不装,海外1-7月交付2.17万台,覆盖46个国家地区,印尼本地化生产都落地了,你能说这不叫“出海升级”?有些事确实吹牛难,但交付量这种事情,是骗不了人的。
合作也亮眼。和大众集团三年四次牵手,最基础的电子电气架构都能做到行业头部,这说明小鹏不满足于做一家中国企业,而是奔着全球AI智能汽车的带头大哥去的。可能有人会抬杠,说“外国厂还是牛哄哄”,但国内这两年,你不和顶级玩家互动,真的很容易掉队。
其实大家都明白,现在车圈的用户比以前懂行多了,靠“画大饼”真的没用,更多还是看谁能让数据和体验说话。传统汽车的辉煌早就是旧时代的回忆,现在的主战场躺平都不行了,你要不断敢拼敢创新。小鹏这么使劲投AI、刷研发投入,是在押注未来;而他们这波产品、技术、出海、合作多点开花,更像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不仅是冲销量,更是想把标准步步制定在自己手上。
当然,AI说到底离不开用户体验。智能化虽美好,但也有不少挑战,比如算法安全、硬件适配、隐私保护等问题。智能汽车是个大模块拼装的产业,谁先解决细节谁才是真正带头人。等几年以后,谁还会讨论最初是特斯拉、小鹏,还是某某后来居上的黑马,大家都只关注谁能让科技普惠到千家万户。
绕回头再看,全新小鹏P7在成都的小宇宙爆发,既有技术创新的底气,也有用户口碑的积累,还真不是一夜之间、靠广告砸出来的。这种场面,是时间把热情和技术一起酝酿到最佳点的小鹏时刻。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细节里,是一家“有野心”的公司一直用技术和实力堆起的高墙。现在的小鹏,真的不是“再玩几年就黄的PPT造车新势力”了。
想想都觉得有点好玩,从最初的“智能电动车是未来”,到如今一台AI武装到牙齿的豪华轿跑闪现在闹市街头,这时代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说到底,AI智能电动汽车能不能彻底改变出行生活?是不是如传说中那样万无一失高枕无忧?这里头还有一堆问号,也还有不少路要趟。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新玩家的勇气和速度,确实让传统格局悄然生变。
各位看官,你会考虑买AI轿跑吗?对智能汽车最期待、最担忧的点又是什么?欢迎留言一起唠唠,共同解密小鹏和AI汽车的下一个大动作!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