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全球业绩下滑,中国市场扭亏为盈,靠出口赚钱

嘿,今儿个咱聊个有意思的事儿。

福特汽车。

你一听这名,脑子里是不是立马浮现出那种肌肉车、大皮卡,轰鸣着引擎驰骋在66号公路上的画面?一个典型的、壮得跟头牛似的美国大哥形象。

可最近福特发的财报,你看完之后,感觉这位美国大哥精神有点分裂。

咋回事呢?总部那边,全球业务,营收创了新高,500多亿美元,听着挺吓人。但扭头就把全年的利润预期给下调了。这操作就像你家孩子考试,语文考了150分满分,你正高兴呢,他告诉你总分其实只有200,因为数学考了个位数。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但最有意思的,是财报里不起眼的一句话,说福特在中国市场,已经连续九个季度盈利了。

你品,你细品。

一边是总部那边哭丧着脸,说又是关税又是供应商掉链子,日子不好过,得勒紧裤腰带;另一边是中国这边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不仅自己活得挺滋润,出口业务还噌噌地涨,同比增幅超过50%。

这画面,是不是特魔幻?

活脱脱一个主号被封,靠小号疯狂上分续命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看完新闻,都把功劳记在了福特中国那个叫吴胜波的老总头上。说他2022年上任,大刀阔斧,一年多就让赔了七年的福特中国扭亏为盈,简直是天降猛男,力挽狂澜。

这说法,没错,但只说对了一半。

要我说,吴胜波牛在哪儿?不是他会变魔术,而是他比谁都更早地认清了一个现实,一个让底特律那帮老炮儿们可能至今都觉得脸上挂不住的现实——时代变了,大人。

过去三十年,外资车企来中国是个什么剧本?

那叫“技术扶贫”。

他们带着先进的技术、牛掰的品牌、成熟的管理经验,像个天外来客一样降临。咱们呢,出地、出人、出市场,跟在屁股后面学。人家吃肉,咱们能喝口汤,顺便学点手艺,就乐得屁颠屁颠的。那时候,一辆“洋牌子”车开出去,那就是身份的象征。别管是桑塔纳还是捷达,都比你开个红旗有面子。

可现在呢?你再看看。

打开汽车APP,销量榜前十,一半以上是国产品牌。什么比亚迪、理想、蔚来,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你再看看身边的朋友换车,开口闭口都是“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谁还跟你聊三大件、聊底盘调校?

整个牌桌的玩法,已经从“机械素质”的比拼,变成了“电子产品”的内卷。

这让福特这种传统的“机械直男”怎么办?

正面硬刚?拿什么刚?拿你那个车机能卡成PPT的SYNC系统,去跟人家华为的鸿蒙座舱比?还是拿你那个“百公里几个油”的卖点,去跟人家“一箱油跑两千公里”的插混掰手腕?

那不是鸡蛋碰石头么。

所以,你猜怎么着?福特中国想了个绝的。

既然在中国本土市场打不过这帮“新势力卷王”,那我换个赛道不就行了?

吴胜波他们干了一件堪称“神来之笔”的事——把中国,从福特最大的“销售市场”,悄悄变成了福特的“全球制造基地”和“出口枢纽”。

你看看新闻里那个细节:长安福特生产的蒙迪欧,成了出口的主力。

这背后是什么?

这叫“反向输血”。

以前,是福特全球把技术和利润拿到中国来,支持中国业务发展。现在,反过来了。福特利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那堪称变态的供应链效率、成熟的产业工人群体,以及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造出物美价廉的汽车,然后再卖到全世界那些还没有那么卷的地方去。

说白了,福特在中国找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一个可以暂时躲避新能源和智能化风暴的避风港。

福特全球业绩下滑,中国市场扭亏为盈,靠出口赚钱-有驾

这事儿就像什么呢?

就像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武林高手,老了,发现江湖上全是些不讲武德、拿着加特林突突你的年轻人。他打不过,但他发现自己家里那套祖传的锻造手艺还在。于是他不再跟人比武,而是关起门来,利用家里的老炉子和好钢材,吭哧吭哧打了一批物美价廉的宝剑,卖给其他小门派去防身。

虽然面子上可能有点挂不住,但里子,是实实在在的钱啊。

连续九个季度的盈利,就是这么来的。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跨国公司在华成功”的故事了。这是一个关于生存、关于妥协、关于一个昔日帝国如何放下身段,学会在新世界里找准自己位置的故事。

吴胜波的功劳,不在于他发明了什么新技术,而在于他第一个承认“我打不过,但我可以加入”。他没有非要跟比亚迪们在新能源的红海里杀个你死我活,而是聪明地利用了中国的“制造优势”,去填补福特在全球的“成本劣势”。

这是一种极其清醒的现实主义。

所以,当福特全球的财报看起来像个精神分裂的病人的时候,你就能理解了。那个“美国大哥”的肉身,确实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开始出现各种毛病,利润下滑。但他的一条胳臂,也就是福特中国,通过一种奇妙的方式,接上了中国这个“超级充电宝”,不仅自己活蹦乱跳,甚至还能给主躯干回血。

你说讽刺不讽刺?

一个以汽车工业为傲的百年巨头,它的盈利增长点,竟然要靠在它曾经看不起的“学生”家里,生产汽车再卖出去来实现。

这背后,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一次地动山摇。

底特律的辉煌,正在不可逆转地被深圳、上海、合肥的灯火所取代。这已经不是趋势,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福特的这份财报,只不过是这个宏大历史进程中,一个极其生动又带点黑色幽默的注脚而已。

它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神话是永恒的。当浪潮来临时,要么学会冲浪,要么就只能被拍在沙滩上。福特中国,显然是选择了前者,哪怕姿势不那么潇洒,甚至有点狼狈。

但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

所以,别再简单地吹捧吴胜波是个“救世主”了。他更像一个顶级的船长,在一艘正在漏水的老船上,他没有选择去硬堵那个最大的窟窿,而是敏锐地发现了船上有一批货,运到另一个港口能卖大钱。于是他果断调转船头,用赚来的钱,给老船换零件,让它还能在海上继续漂着。

至于这艘老船最终会驶向何方,是会彻底翻新,还是会在下一次风暴中沉没?

天知道。

但至少现在,靠着中国这口“续命仙气”,它还活着。

这事儿你怎么咂摸?福特这算是卧薪尝胆,还是回光返照?评论区里,等你开喷。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