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攻克两大难题,固态电池量产提速,数千万车主被割?

猫哥我最近刷手机,刷到一条新闻直接给我看“上头”了——清华大学张强团队在固态电池上搞出大动作,604Wh/kg的能量密度,针刺、120℃高温全通关! 老铁们,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直接把新能源车的“天花板”给捅破了。续航焦虑?安全顾虑?以前咱们吐槽的那些痛点,人家一出手,全给安排明白了。

你说这消息振奋不振奋?振奋!可我转头一看新能源车主群,画风突变——“刚提的车,天塌了?”“这不就是新能源版的‘诺基亚时刻’?”有人甚至调侃:“当初我们拿电动车笑话燃油车,现在回旋镖回来了,啪啪打脸。”

难道说,才开几年电车的我们,转眼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咱先别慌,猫哥我给你掰扯掰扯。

清华攻克两大难题,固态电池量产提速,数千万车主被割?-有驾

先说这固态电池牛在哪。现在的电动车用的都是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在180-220Wh/kg,理论续航也就700公里封顶。你再怎么堆电池,车重了,效率也上不去。而这次清华团队搞出的软包电池,604Wh/kg是什么概念?是现在主流电池的三倍!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加一次“电”,跑1500公里都不带喘的。高速服务区别人充电一小时,你喝杯咖啡就走了,这体验,直接支棱起来。

更狠的是安全性。咱们都知道,锂电池怕撞、怕穿刺,一旦短路,电解液一漏,火苗“噌”就上来了。可这次的固态电池,针刺测试直接通过,120℃热箱测试也没起火爆炸——这等于给电池穿了件“防火铠甲”。以后跑高速、走山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而且,固态电池寿命更长,循环次数更多。现在二手电动车为啥贬值快?电池衰减是硬伤。但固态电池要是真能扛住2000次以上充放,那保值率可就顶呱呱了。以后卖车,也不至于被收车的老板压价压到气的蹦起来。

那问题来了,这么牛的技术,是不是现在买的电动车全得“跌冒烟了”?

猫哥我实话实说:别慌,还没到那天。

清华攻克两大难题,固态电池量产提速,数千万车主被割?-有驾

为啥?成本太高!现在固态电池成本大概5700元/kWh,啥概念?你装个100度电的电池包,光电池就得57万。哪怕欣旺达说2026年能把成本压到2000元/kWh以下,那也得20万起步。整车一算,40万到50万的门槛,直接劝退大部分普通消费者。你现在花20万买的车,人家卖你40万,你说谁买?

再看量产进度。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确实在推进,长安、孚能也公布了规划,但基本都是2025-2027年小规模上车,全固态电池真正普及,估计得等到2030年以后。这中间还有材料、工艺、供应链一大堆坎要过。别忘了,当年手机从LCD到OLED也花了好几年,可大家也没全换手机啊。

再说说现有电动车,真就那么不堪?别忘了,你现在开的车,续航500-700公里,快充半小时补80%,L2级辅助驾驶、大屏、座椅加热啥都不缺,这放在十年前,可是“神车”待遇。你现在嫌它不够快、不够远,可你想想,十年前你开燃油车,加油排队、保养贵、还限行,是不是也挺难受?

拿个具体例子对比下。比如你买辆比亚迪汉EV,续航700公里,支持800V快充,百公里加速3.9秒,配置拉满,落地30万内。再看看未来可能上的固态电池车,续航1500公里,充电10分钟80%,安全性顶呱呱,但价格50万起。一个是“真香”家用车,一个是“装逼利器”旗舰车,你选哪个?

清华攻克两大难题,固态电池量产提速,数千万车主被割?-有驾

再比如特斯拉Model 3,现在用的也是液态电池,但人家三电技术、智能驾驶、OTA升级玩得贼溜,用户体验上头。就算固态电池来了,它照样能换“心脏”继续打天下。技术迭代,不等于现有产品立马报废。

而且,别忘了政策和基础设施。现在充电桩铺天盖地,换电模式也在推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你手里的车,只要正常保养,用个七八年没问题。你现在要是卖车,确实可能“跌冒烟了”,但你要开着,那叫“省油省钱还环保”,香得很!

所以猫哥我认为,固态电池是未来,但不是现在。它更像是“下一代iPhone”,让人期待,但你手里的iPhone 14也还能战三年。咱们这些新能源车主,不是韭菜,而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没有我们这波人撑场子,哪来的充电桩、哪来的电池技术进步?

技术永远在前进,但选择权,永远在你手里。

你现在买车,图的是省心、省钱、体验好;未来买固态电池车,图的是极致续航和安全。两者不冲突。就像当年从功能机换智能机,不是所有人都立马换,但趋势摆在这儿。

清华攻克两大难题,固态电池量产提速,数千万车主被割?-有驾

所以最后猫哥想问一句:这样的固态电池车,你爱了吗?

要是明年就上市,你会立马换?还是再等等看?

或者,你更愿意继续开着现在的“床车”+“出片利器”,安安稳稳过日子?

清华攻克两大难题,固态电池量产提速,数千万车主被割?-有驾

评论区聊聊,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