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女司机不能随便上路,我是真的深有体会。前些年我刚拿证,买了台自动挡,心想容易上手,毕竟技术菜得很,不敢挑战手动。可没想到,才开不到一个月,我就遭揍两回。第一次是别人撞我,那真是晴天霹雳。
记得那天早上,我车才开7天。我正送孩子上学,车规规矩矩地停在路边。忽然,咚的一声,一个20来岁的女孩骑电动车撞上我的保险杠,啪,压出个大坑。她吓得马上哭了,说自己只是低头拉衣服没看路。这话听着心疼吧,但车损已经摆那了。我跟她说:我不讹你,修好车就好。周围人劝我网开一面,我火大了:我车停着呢,是她撞上来的,不讹她也伤心!等她哥哥来了,倒挺明白事理的,陪我去修。钣金喷漆修完,看不出啥痕迹,心里的坑却补不上。
结果没多久,我自己出糗了。大概买车第20天,送完孩子去兴趣班,我想把车停兴趣班门口,那会我把油门当刹车,踩猛了。车子直接冲过30厘米高的绿化带,撞上一棵大树才停下。还以为真是刹车坏了,傻傻地一顿踩油门。撞得保险杠翘起来,我凉透了。旁边两个绿化工人嘀咕:这车主咋这么笨啊。我只能心里默默骂自己。不过真得感谢这棵树,不然可能冲上了人行道,后果难料。修车的时候,修理工师傅无奈地摇头,我脸都丢大了。
这两次事故让我彻底清醒。说老实话我以前总觉得新手女司机被骂有点太刻薄了,但现在才明白,一来我们确实容易犯低级错误,二来开车时情绪一激动、分心就很难避免。女人相比男人更感性,开车这事儿,不理智真容易翻车。曾经听同事说,他的老婆开车总是甩尾进弯,这操作我想了想觉得挺不可思议,但其实没细想过,女生的驾驶惯和心理状态真的不一样。
我还记得刚开始练车的时候,教练说:学车就像泡汤面,要一步步来,不然半生意孤单。这比喻挺形象。供应链里调配零件有点像做饭,材料好不好影响味道,研发更是下料细致到决定口感。开车也是,不能急,不熟能上路,绝对是煮汤的火候问题。之前我说新手女司机不能上路,有点说大了,得补充下:不是完全不能,是得先在安全环境练够了,心理准备成熟,再去复杂路况。
我甚至粗略算过,新手期发生一次事故,平均维修成本大概在2000到5000元(估算),还能有好几千元的时间和心理损失。相同价位的同事说他们买的车基础配置相似,但新手期事故率确实差着一截,因为有些品牌的自动辅助系统更稳,能弥补驾驶不足,这差距才明显出来的。客户心理也不一样,我遇过一个朋友,买了开过几年手动挡的二手车,说:手动挡虽然累但更安全,自动挡猛踩油门容易出事。这话我当时没认同,后来回想才觉得有点道理。
我刚翻了翻笔记,发现我那时候没重视视野盲区,倒是冷静下来后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布局,才明白基本视线管理对女性驾驶者有多重要。也许我开车慢慢有些进步,不敢说稳如老手,但至少不再慌张。为什么说不敢轻易开快?激烈的路况和突发事件真的让我紧张,特别一想着自己可能拖累别人,心里就堵得慌。
新手女司机得给自己时间和环境,一点点练,一点点摸索。对了,你有没有碰到过开车时一不小心踩错油门的事?或者见过哪位新手司机自创的避坑技巧?这事真挺有意思的,像我就听一朋友说,他老婆开车会戴上特制的手套防止手滑,这点子你觉得咋样?别光听我说,讲讲你的故事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