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至境L7号称增程版君越,17万最低配配备前铝制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自适应阻尼可调和252千瓦电机直逼同级竞品

17万买辆别克?听上去挺让人心动的,尤其是号称增程版君越的至境L7。前两天我碰上个老朋友,他刚去4S店转了转,眼里还带点狐疑:这底盘真不是摆设?前铝制双叉臂、后五连杆,16万多能做到?我当时也没吹,一查资料,最低配确实有这套,因为咱们一线做过底盘,这设计算是主流水准,不是那种随便凑合的便宜料。

先说底盘。你别小看前铝制双叉臂,这玩意儿投资大、调教麻烦,好处是轻、韧性好,驾驶感更灵活稳健,哪怕是增程混动,别克也没偷工减料。相比同级国产品牌大多都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这套配置理应让L7的操控更上一阶。可问题来了,实操体验我听说是中规中矩,不敢说超越了主流合资竞品,倒是不错的同级里比较难得。

别克至境L7号称增程版君越,17万最低配配备前铝制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自适应阻尼可调和252千瓦电机直逼同级竞品-有驾

说回电机。252千瓦,老实说挺猛,尤其按17万这个售价来说。我自己心算了一下,这电机输出比同价位某些竞品高了至少20%。纯电续航302公里,这数据我拿出来跟一个月前开过的某合资增程车比,差不多多了30公里,厂家资料上说电池支持3C快充,冲电时间感人(没细想具体有多快),但能保证日常通勤很轻松。当天我朋友插着充电枪跟销售聊,销售还笑说:这车,城市里续航够用,就算不想老拉去充电站,软硬件支持够,体验不输纯电。

得说点儿薄弱环节——智驾系统。这个是谁都躲不开的坑。别克至境L7标配的辅助功能确实不算顶,甚至连某些低配燃油车上都能见点儿更合适的辅助。问我为什么?因为这玩意儿技术门槛高,得堆传感器和算法,软硬件升级频繁,18万左右想有全家桶几率低得可怜。但是,说实话,这也是我对它有点偏颇的地方——先前我觉得17万就要一应俱全了,有点不实际,毕竟国产品牌还在过渡期,市场不够成熟,供应链在智驾部分还没完全铺开,(这段先按下不表)。

别克至境L7号称增程版君越,17万最低配配备前铝制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自适应阻尼可调和252千瓦电机直逼同级竞品-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记得4S店销售给我透露一句话,叫我们这车底盘和电机部分都投了重金,尤其铝制双叉臂成本,轻易不会降价,所以聪明的朋友会知道,这车厂商其实是在底盘和动力上下赌注,智驾则是留了点余地,或许后续更新能跟上。

说供应链博弈,咱们汽车圈里人都清楚,底盘件是OEM厂家的痛点之一,特别铝制部件从铝材定制到加工精度,时间和成本高得吓人。在别克这样资金和资源都不算顶尖品牌阵营中,把铝双叉臂配到入门版上,料想了半年多,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稳扎稳打的野心。和那些拼配置但牺牲核心零件质量的同级竞品车比,至少有份良心。

别克至境L7号称增程版君越,17万最低配配备前铝制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自适应阻尼可调和252千瓦电机直逼同级竞品-有驾

其实我一开始对17万买到这种配置的说法还持怀疑态度,毕竟最近身边有位朋友买的另一款所谓性价比车型,底盘直接麦弗逊加扭力梁,开着跟不稳的自行车没多大区别,动力也缩水得多。对比下来,别克这车虽没什么惊艳感,但算是真刀真枪的竞争对手。

说到续航和动力,我稍作猜测(估计的):这车做到零百加速五秒级应该是满电状态和单独电机输出的数字,但实际路况中,还得看增程发动机介入时的表现,新手或者逛城里的可能体验差别挺大。

别克至境L7号称增程版君越,17万最低配配备前铝制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自适应阻尼可调和252千瓦电机直逼同级竞品-有驾

对了,提个感觉上挺有趣的小跑题。销售招呼我喝茶时说:别克还打算用这个车名,做一做年轻市场设计。我心里嘀咕,这名字起得挺高级但消费者接受度咋样?开至境去堵车,听起来说不定还挺讽刺。

这车给行业的冲击感,大抵还是在于用料和动力匹配上的诚意。17万底价,前铝双叉臂、后五连杆、自适应阻尼,这配置基本上把竞争对手甩了不少。不过智驾逊色,没法不提。

别克至境L7号称增程版君越,17万最低配配备前铝制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自适应阻尼可调和252千瓦电机直逼同级竞品-有驾

你说,这价位再多加点预算,是不是智驾系统能做到更合格?或者说,不弄那么复杂的智驾,厂商把钱花在底盘动力上,对消费者更有实际价值?毕竟多半人还是开车本身更关心操控和续航,没那么急需完全自动辅助。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