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上周那个数据,我第一反应不是鸿蒙牛逼,而是感觉有点魔幻。单周7.5万台订单,准确的说是7.5万张军令状,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搞一场规模宏大的闪电战。以前大家还在那儿算计着,诶,这个月我能不能进“万辆俱乐部”啊,能不能发个喜报啊,互相之间虽然卷,但还保留着一丝成年人的体面。结果华为一上来,直接把体面俩字从字典里撕了,对着所有人说,不装了,摊牌了,我不是来跟你们抢蛋糕的,我是来把整个餐厅都爆破的。
这背后的大杀器,就是那个全新的问界M7。这车说白了,就是个披着车壳子的华为旗舰手机,还是买一年送三年的那种。上市24小时,4万大定,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一个闭关千年的老怪物突然出山,二话不说直接把天榜给撕了,然后告诉所有人,以前的规矩都作废,从今天起,我就是规矩。同行看了都得傻,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叫降维打击。他们辛辛苦苦搞研发、做营销、铺渠道,像不像是在精心雕琢一尊佛像?结果华为开着高达就进来了,一脚把佛像踩得稀碎,然后问你,就这?
很多人分析说,啊,新款M7产品力强啊,增程纯电双布局,还标配了那个听起来就很玄学的乾崑智驾ADS 4.0。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这些都不是核心。核心是什么?核心是“华为”这两个字。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早就看明白了,很多时候技术不重要,参数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标签”。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也不在华为,而在中国三线城市菜市场门口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如来佛祖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模拟,不如一个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来得真实。所以啊,别跟我扯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消费者买的不是技术,买的是一个“信仰”,一个“我觉得你靠谱”的玄学光环。
这就是华为最恐怖的地方,它把卖手机那套“品牌玄学”完美复刻到了汽车上。买问界M7的人,有多少是真的冲着那几个沙发或者那个冰箱去的?大部分人冲的是“遥遥领先”四个字带来的精神高潮。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本来平平无奇,但只要浇上华为这盆水,瞬间就能膨胀成一个让所有对手窒息的庞然大物。
再看看蔚来,上周也破万了,稳如老狗。主力是全新ES8,价格拉到29.88万起,性价比一下子就出来了。而且你看,近九成的人都选租电池。这说明什么?说明蔚来的用户,跟华为的用户,根本就不是一个物种。蔚来用户买的是什么?是服务,是换电站那个“移动的任意门”带来的从容,是NIO House里那杯免费咖啡带来的小资情调,是李斌老师每次发布会都快哭出来的真诚。这是一种圈层认同。他们是在维护一种信仰,一种“我们不一样”的精英生活方式。这套逻辑本身没问题,甚至很高级。但问题是,当你的邻居开始用手榴弹炸鱼的时候,你还在坚持用顶级的鱼竿和拟饵,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零跑就有意思了,主打一个“闷声发大财”。订单也过万,交付还创新高。而且你看数据,62%都是增程。这说明零跑非常懂普通老百姓的痛点,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都不如“没有续航焦虑”这六个字来得实在。讲真,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开了十年了,味道没变过,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产品力。零跑就像那个给你安全感的经济适用男,不玩虚的,直接告诉你,跟我过日子,管饱。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品牌故事,就是实打实的给你配齐,让你用着省心。这种打法,在华为这种“天魔降世”的背景下,反而可能是一条生路。
所以你看,现在的车圈格局,已经彻底乱了。鸿蒙智行不是把竞争门槛拉高了,它是直接把原来的赛道给炸了,然后指着一片废墟说,来,现在我们开始玩“黑暗森林”法则。以前大家是在一个班里考试,争个前三名。现在是鸿蒙智行突然掏出一把加特林,对着整个教室扫射,然后说,能站着的,才有资格参加下一场考试。
写到这我都有点佩服我的脑回路了,这比喻扯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什么“万辆俱乐部”,现在听起来就像个笑话,那已经变成“新手村”了。接下来的竞争,不是看谁的产品好,而是看谁的心态先崩。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车企们都得悟一个道理,最好的营销不是请明星,不是搞发布会,而是让你的老板看起来像个随时准备掀桌子的狠人。到最后你会发现,决定胜负的,可能都不是车本身,而是谁更能让用户产生一种“信了你的邪”的冲动。对,我说的就是玄学。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