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进口豪车销量大跌,消费税上涨,国产高端品牌崛起

今年的进口豪车市场,宛如一座被砸碎的瓷器,曾经光鲜亮丽,如今只剩满地碎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车销量仅为22万辆,相较去年缩水了三成。这个数字背后,不只是消费习惯的变化,更是一场税收政策和国产崛起共同上演的“豪车大逃杀”。

先看榜首。路虎揽胜拔得头筹,在最贵的豪华阵营里,以8355辆的销量超过保时捷卡宴和卫士。顶配版售价高达379.5万元,还能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橘红外漆配米白真皮座椅,绝不撞款。但这冠军光环,实则是同行更惨的映衬。日本产车仍是进口车主力,但同比下降了17%;德系车的跌幅更夸张,暴跌了四成多。美国、英国同病相怜,斯洛伐克车却异军突起,实现逆势上涨。至于细分领域,轿车和SUV各据一方,但大排量车型直接溃散,销量缩水七成七,电动进口车则成了边缘人,仅占两百分点,堪称“无人问津”。

豪车圈的“优等生”雷克萨斯是唯一例外,上半年逆势增长八个百分点,卖了九万多台。然而,这番成绩更像是在一堆倒下的选手里“躺赢”。传统豪华品牌日子难熬。奔驰、宝马、路虎、保时捷全线下滑,宝马尤甚,同比减少了63%。超跑阵营迈凯伦冲出重围,销量翻倍,其他品牌如宾利、法拉利等则从神坛跌落,被拉成两成到三成七的下跌曲线。

保时捷甚至亲自示范了什么叫“全球萧条”:营收下降6%,利润暴跌近七成,中国市场连续三年下滑,今年只卖出两万多台。想当年在华年销九万多,如今连昔日三成都难保,全球最大高端市场眼看也无力镇守。

再看路虎。揽胜虽然跌了13%,但凭借高售价“以钱取胜”,依旧占据销量榜首。捷豹路虎上半年在中国市场包揽70万以上豪华SUV、百万级SUV、70-100万元区间的销量第一。似乎还算体面?可变数在税收。7月起,国家新政给进口市场来了记狠招:90万以上车型消费税增加一成,门槛硬生生从百万砍到90万。这下,豪车不是买不起,是更不值买了。

今年进口豪车销量大跌,消费税上涨,国产高端品牌崛起-有驾

国产高端品牌则趁势崛起。仰望U8等新晋豪华电动车,售价悄然逼近七八十万,直接对标进口阵营。进口燃油车本已疲软,电动车又卖不动,税收新规再添一脚,豪车消费人群极速收缩。路虎新款限量揽胜SV上市,定制版两台秒售?看似亮眼,实则是孤芳自赏。在整体市场下探的阴影下,这种“限量”只剩交易噱头。

今年进口豪车销量大跌,消费税上涨,国产高端品牌崛起-有驾

透过这片跌宕的市场风景,其实隐含着一番深刻变革。以往豪车是身份的象征,是财富的展示,买车如同做个人形公告,喊给全世界听“我很不一样”。但今年的消费高端人群,终于不再无脑为豪车买单,加税只是催化剂。国产品牌的进击、电动车的冲击,再加上全球经济寒流,让许多曾经“车库如云”的土豪们开始精打细算,看中了性价比,看淡了排场。

说到底,豪车市场陨落,不只是经济周期使然,也代表了一种认知觉醒。如今消费者不再迷信进口标签,不再盲跟高价;反而开始关注产品本身的技术、配置和实际体验。汽车由单纯的身份象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甚至是智能科技载体,过去“车以稀为贵”的定律正式失效。即便顶级定制、限量发售再精致,也难以抵挡时代洪流。

今年进口豪车销量大跌,消费税上涨,国产高端品牌崛起-有驾

国家政策的导向,更像是最后一根稻草。消费税一加,豪车成为“奢侈品中的奢侈品”,而国产高端车把价格战打到进口车门口,把技术演进刷到全新高度——消费者眼里,车能开、能省、还能给面子才是硬道理。国外品牌的光环,也只能在朋友圈里苦撑门面,实际交易量与日俱减。

更值得警惕的是,豪车市场的下滑只是个开头。背后反映的是国人消费观的变迁,是经济环境和社会结构的缩影。过去那种高价买“圈子”,如今逐渐被理性和个性所替代。以后进口豪车能否逆风翻盘?答案不在销量数据里,而在下一场社会心理变革中。

总之,2025年进口豪车销量大跌不是单纯的市场波动,而是消费观念、政策调控和产业升级多重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自主品牌的崛起,不仅仅是价格优势,更是技术、理念和国民心理的全面上位。或许未来再无“大牌撑场面”,只有“好车撑面子”。那个关于进口车的时代,正在悄然谢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