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掀桌,中国车不慌:2025年车市火拼背后的真棋局

过去提到合资电动车,很多人都会摇摇头——价格高、配置低、智能化差。可工信部第398批新车目录一出来,这种刻板印象开始松动。

合资车掀桌,中国车不慌:2025年车市火拼背后的真棋局-有驾

先看日系。东风日产的N7和广汽丰田的铂智3X,月销能稳在6000台上下,这个数字放在自主阵营不算抢眼,但对合资电车来说,已是脱离“边缘车型”的信号。更关键的是,广丰马上推出更大的铂智7,并宣布将汉兰达、赛那拉进小米生态。别小看这个动作,小米的互联体验在国内有天然用户基础,合资车补齐智能短板,至少能留住一部分流失到自主品牌的消费者。

日产的动作更直接——跳过奇骏新能源版,推出定位亲民的插混N6。作为开过老轩逸的人,我知道日产的油耗稳定性和耐用度一向过硬。如果插混N6能把综合油耗控制在5L以下,且纯电续航能覆盖日常通勤,价格压到20万以内,理想、比亚迪的中低配都会感到压力。

燃油SUV这边,广丰换代威兰达登场。威兰达在合资SUV中的销量地位毋庸置疑,但如今燃油SUV市场被新能源蚕食得厉害,若新款只是外观小改、配置没升级,难挡用户流失。

合资车掀桌,中国车不慌:2025年车市火拼背后的真棋局-有驾

而在我看来,爆款潜力依然更多在中国车手里。吉利新帝豪就是典型案例——顶配不到10万元,L2级辅助驾驶、540°全景影像、同级少见的底盘质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体验升级。老款帝豪主打皮实耐用,新款则是在舒适性和科技感上越级抢市场。

新能源赛道,今年的看点更多。问界M8刚在高端MPV市场打出一片天,M7官图一出就让理想L6/L7紧张,因为它有可能用更低的价格和更均衡的配置打击理想的“核心区间”。

增程市场也在洗牌。小鹏X9补上了续航焦虑的短板,虽然设计两极分化,但年轻人消费的决策逻辑往往是“先喜欢外观再谈性能”。广汽昊铂A8则瞄准50万+的高端用户群,这已经是冲击BBA的高度。

再看广汽埃安,一口气推i60和升级版AION V,长安深蓝同时放出L06、Q05。新能源品牌的节奏明显加快,因为大家都清楚——到2026年,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可能突破50%,市场窗口期正在快速收窄。

今年车市是地狱模式没错,但更像一场高水平围棋对局——合资车终于肯下“快棋”,自主车则在拼“厚势”。谁能笑到最后?我判断是能同时拿下智能化、供应链稳定性和价格策略的品牌。

合资车掀桌,中国车不慌:2025年车市火拼背后的真棋局-有驾

消费者的好处是,今年几乎任何价位都能买到比三年前更强的车——从10万元的帝豪,到50万元的昊铂A8,都是车企真刀真枪拼出来的结果。选车,变成了2025年最爽的消费项目之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