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张师傅那天茶歇,手指头点着窗外:“你瞧,新款问界M7又要上市了。听群里说,轴距都拉到3030,过了三米,后排得能蹬腿了!”其实车未到,消息却满大街——每次有新车曝光,总能在小区停车场里掀起一阵“吹牛大会”。
插一句,这车前脸看着跟M8有点像,但几个销售小哥悄悄聊起,说M7那C字型日行灯比之前的贯穿式灯带实用。尤其早晨雾大的时候,辨识度蹭蹭往上涨;不过左右两个大灯用一根镀铬饰条连起来,师傅们管它叫“银眉毛”,调侃说年轻人喜欢这套。倒是有人怀念以前纵向灯带那种“棱角”,但就审美这件事,单位食堂里永远分两派。
动力呢,还是老两套——一个增程一个纯电。按顺序说,纯电前保险杠底下用网格,嘿嘿,李师傅说“进灰忒快,洗车费事”;增程版换成横向隔断,实际生活里,车友群里有人自测这种区别下大雨之后哪一侧积水更重——结果好像也没啥差别。这两年,SUV动力系统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大家嘴上说“喜欢纯电”,可真要去趟郊区,又有不少人坚持增程才安心。
说起尺寸,5080的长、1999的宽、1780高,关键3030轴距,把家里的老汉接出来都不顶脚。新平台下,五座六座随你配。群里二狗子提到老板买了六座,副驾后面还能转成头等舱模式,盘腿下棋都宽裕。但也有人吐槽,这样大空间其实留给第三排的小孩或者搬家用穿插,日常上班还得前排顺手。其实拼尺寸这把,现在三十万级别SUV都在比空间——但六座布局加上带加热通风的中间位置,特别适合冬天东北出差,坐着不冻屁股。
侧面,还是传统硬派风,门把手这次学了M8那套半隐藏,既有电子又能机械解锁。改装圈里小刘提醒:“万一断电,手动才是王道。”去年电解锁坏了一次,他在高速服务区撬了十多分钟才脱困。这点冷门配置,真遇上极端情况就知道值不值了。“安全配置仁者见仁。”但不少新司机以为全电子就够了,忽略了机械应急,结果真出故障只能干瞪眼。
顺道带点养护话题——新平台不少零件都得专门订,新M7用的底盘支撑杆型号跟上一代不兼容。老王师傅说,这种定制件容易断货,等配件时间长,尤其小众颜色的前杠据说等了两礼拜。“想省事儿,选大路色。”这算维修通用小贴士吧。
隐藏配置方面,有销售顺口提了下,个别高配竟然在副驾下方加了个冰箱小抽屉,制冷效果虽然一般,但用来藏点冷饮正好。三四线城市路况一般,底盘偏高的表现更适合坑洼,车友群里有人拿它转了一圈地头接孩子,反馈底盘弹性不错,不至于拖底,但高速胎噪属于能听出来的级别。也许未来还得升级隔音。
突然想起,去年那个小区停车场的事故——一辆前代问界M7倒车时因为驻车雷达故障,差点撞上后面的摩托。新一代好像加了两颗辅助雷达,公布说误报低了不少。维修小哥打趣:“这玩意就像家门口老李家的感应门,风吹草动都响,但关键时刻少不了。”用车那些年头,才明白雷达这种电子件,保养得勤才敢放心。
至于二手行情,坊间流传新款出来,老款M7降价两万以上。二手车贩子都开玩笑,这是“新车一出,旧车哀鸿遍野”,不过前两天微信群里有人说新老差价能撑两三个月,然后慢慢趋稳。到底值不值得着急卖掉换新?每个人心里算盘不同,毕竟用车不是只看配置,生活有时候罩着层烟雾,估不清晴雨。
——刚在朋友圈看到,隔壁建工大院有人新买了这车,晒了张六座大空间照片。评论里有人调侃:“前杠还没到货,先让孩子睡上一觉。”至于新款能否彻底改写三十万家用SUV的局势?这事儿,明年春天再说吧。
全部评论 (0)